浅谈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关系

2022-10-14 00:16: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关系》,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关系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关系

梁平县龙门镇拱桥完全小学 柳大勇



有一位琴师出了这样一则广告“未学过琴的学费10.00元,学过琴的学费20.00元。”学过琴的已经懂得一点,为什么一定要多一倍的学费呢?后来,这位琴师对他的朋友说:“人们那里知道,未曾学过琴的,不过不会踏琴罢了,没有什么病根的。至于已经学过琴的,不但可能踏琴有问题,而且还会学来了许多弊病。我现在要教好他,非先把他的病根除去不可。既要除病根又要教好,比未学过的已经多一层困难了,所以学费要多一倍才行。”由此可见,幼儿教育不可不慎。良好的幼儿教育方式和内容,能训练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幼儿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成功,能极大地减轻小学教育的压力,促进儿童更高水平的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对未来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发现,人的认知发展需要经过四个各不相同的重要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 运算前阶段——从两岁左右到七岁左右;

具体运算阶段——从七岁左右到十一岁左右; 形式运算阶段——从十一岁左右到十五岁左右。

每一个阶段都是由于人的成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每一个阶段表明一个人对环境适应的一种不同方式。智力行为也是适应能力,学话前的行为也是智力行为。在这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之间,儿童思维的组织和结构都具有质的差异。虽然发展是逐步渐进而又连续不断的,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往往令人难以觉察,但就在这不知不觉之中,却孕育着儿童运用新概念的能力的飞跃。这四个发展阶段的顺序决不会改变,也决不会跳跃,多少都与实际年龄有关。正象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特有的时间表来达到各个阶段的。

七岁以前的特征是: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维按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是不合逻辑的(因此幼儿艺术表现应该无对错)但是,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运用符号来表达周围的人、物体和地点。

七岁至十一岁即具体运算阶段:这时儿童开始获得逻辑思维的能


力和理解概念的能力,能系统地运用这些概念来认识和对付周围的环境。

从皮亚杰的研究可以明显地看出:六岁儿童与七岁儿童在年龄和体格上虽然没有多大的差异,然而,在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皮亚杰还指出:“如果一年级的儿童在思考时仍然带有前运算阶段的特征,他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学校的课业,他的学习将成为机械记忆或鹦鹉学舌。”显然,七周岁以前阶段应该属于幼儿教育阶段。

由此来看,作为决策者的领导阶层和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和及时着手抓好幼儿教育工作严格选拔和管理幼儿教师,规范幼教内容和行为,变“写字和计算为主”为“活动和游戏为主”,培养幼儿“爱玩”的习惯,严禁把幼儿教育办成一年级教育

有则谚语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两三岁孩子的心理状态将会决定他的一生,或者说人精神上的倾向性在两三岁时就已基本形成了。人的能力是生活画面再现于胶卷摄像的负像,如实地再现人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标示得最深刻的是在那个人身上培养的唯一特征即“个性”幼儿时期打在心灵上的烙印,也同样是通过日常的生活,成为印在底片上的深深的负像,形成此人一生的(思维)核心。有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儿童最初获得的印象会使他终身不忘。因幼儿教育一旦有所闪失,对一个人一生来说,造成的损失将可能难以估量。

第二、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都不应该以营利或人际关系为目的,招聘素质低劣的人员作为幼儿教师。

素质低劣的幼儿教师于校方索取的(工资)虽然很少,但是,对于犹如“素丝”幼儿受害则非浅了。《墨子•所染篇》这样记载:“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教育工作难道不是同样道理吗?幼儿教育更是如此幼儿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是非判断能力)!招聘劣质的幼儿教师,至少会造成两大失误:一是幼儿智慧的巨大潜能被学校廉价地吞噬了,二是为小学教育埋下了难以想象的祸根。

第三、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以所谓“收取补偿


教育费”的形式招收未满七岁的儿童进入小学年级学习(当然,别智力超前发展儿童另当别论)。否则,将会给小学教育戴上沉重的枷锁。

第四、小学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应该抓紧落实,幼儿教师也不能例外。

有些地方,抓基本功训练搞形式主义,所谓的“检测”也只是走马观花,教师的素质从本质上讲没有什么变化,幼儿教师则根本不放在眼里!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师基本功扎实,得心应手地运用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学生跟着自然地学也就成习惯了,于是,良性循环自然形成;反之,教师的错误成习惯了,学生学得也自然了,终将贻误子孙!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幼儿教育是儿童性格基础形成的黄金时期,潜在地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教育是儿童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奠基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教育称为“基础教育在这两个阶段中,家长和幼儿教师决定着儿童的个性基调,小学教师掌握着儿童智能启闭的金钥匙。人的才能就是生命的机能,下一代要求生存的力量如何,适应环境条件如何,发挥出的才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这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的高低。中国教育的思路不变,或者如此的变革速度,不立即采取企业管理的方式从管理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都将继续存在严重问题(目前大声疾呼的素质教育实质上还只是在口头上),下一代只能挨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a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