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5种公文文种要点》,欢迎阅读!
15种公文文种要点
序
内容性质 文种 号
1.制发程序的规范性:必须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后执行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效力上的权威性:具有很强约束性和强制性 3.适用对象的普遍性:对每个组织、团体、个人 4。时效上的长期性:具有战略性,不会朝令夕改 5.思想上的指导性,6.内容上的针对性
或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题注:日期+会议名称+通过,如文中表明会议名称,可取消会议名称;正文、落款
1。经特定会议如人大会、党代会等会议讨论通过才可使用;
2。时限性;3.普法性公文,一般没有主送和落款
用途 特点 基本结构 注意事项
1
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 2
决议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1。指令性:属决策性文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1。主送单位可能作为正文的抬头,也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2.单一性:一般涉及某一项或某一方面的问题,比较单 可置于版记部分,列于抄送机关之上;
或事由+文种 决定
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一 2。主送置于版记时,发文日期改为题
正文;落款
适当的决定事项 3。广泛性;4。灵活性 注.
1.普法性公文,不标注主送、抄送机关,一般不标注发文字号;
2.严肃、慎重、防止滥用和乱用,非权力机关和一般业务领导领导部门以及一般事情,不能使用公报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3 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会议名称+文种;
题注:公报发布日期或通过事项的日期;正文;落款
公布性公文(普法、知照) 4
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1.特定性:仅限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及被授权的部门
2.庄重性:内容涉及国家大事,一般是重大消息(新闻性)
3.单一性:一文一事;4.广泛性;5。慎重性
标题,编号,题注(如落款处不签署制发公告的日期,可在标题下方标明日期),正文,落款(发文机关要用全称,如以个人名义姓名前加职务,落款可以省略)
客观叙述,少加议论
标题、正文、落款(标题含有
5 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告知对象的有限性:(范围:公告>通告>通知)
发文单位,正文后面无落款,日期标注在标题之下;标题无
发布单位,正文后必须标明)
1.强制性:必须无条件服从;2。权威性:一是发布机关级
6
1。地方各级政府除处理特大紧急事务别高,只有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总理及所属部长、标题,编号(不按年度编排,按
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和抢险救灾时可破例使用命令来实施
各委员会主任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法定机关国家领导人任职开始至任满为命令
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指挥外,一般不得随意使用;
和人员,二是重大事项;3.严肃性:审慎,不能朝令夕止)、正文、落款
关单位和人员. 2。发文机关要用全程
改;4.专用性;5.载体性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
7
领导指导性
通知 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
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指示性通知、发布性通知、事项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晓谕性通知
标题、主送、正文、落款
8 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被动性:先有请示,后有答复;2.针对性:针对请示
事项而答复;3。集中性:一请示一批复,不能“综合批标题、主送、正文、落款 复”;4。及时性;5。政策性;6。简明性;7。鲜明性
1.开头引用来文单位标题和文号; 2.只有正式书面请示才批复,不得将口头或电话请示作为批复依据; 3。一事一批复。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9 通报 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
况.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标题、正文、落款
10 指导、呈请 意见 灵活性:可以是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标题、正文、落款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
1.制作主体的特定性:只能由人大机关、检察机关、法院机关和政府机关提出;2.行文对象的单一性:3.生效标
识的特殊性:必需由机关第一行政首长的签名,且不加标题、主送、正文、签署 盖机关公章;4.送文的时限性: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提交,否则,不能列为议案;4.法定性.
议案:用于人大或人大常委会, 提案:用于政协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11
陈述、呈请(除直接交办、不直送领12 导)
议案
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
报告 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
的询问。
标题、主送、正文、落款
13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1.单一性:一是行文方向,二是内容,三是一个主送;
标题、主送、正文、落款 请示
示、批准 2.预先性:事前行文;3.实效性;4。请求性。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14 商洽性公文 函 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内容的纪实性:忠实反映会议基本情况,不评论;
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正文、落款
2。称谓的特殊性:一般用客观叙述(第三人称)的方式,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
标题:会议名称+文种或会议主持单位+会议名称+文种 正文
15 会议文件 纪要
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3.作用的指导性:除凭证、资料作用外,多数纪要还有指和议定事项。
导工作的作用;
4。发布的内部性:内部文件,印发给参会单位和其他单位,不需要向社会公开。不得以会议纪要代替有关行政执法文书,不得直接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