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释性的理解”——论韦伯的社会学理解方法及其困境》,欢迎阅读!
![韦伯,解释性,理解,社会学,困境](/static/wddqxz/img/rand/big_49.jpg)
“解释性的理解”——论韦伯的社会学理解方法及其困境
蔡广进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4
【摘 要】“解释性的理解”是韦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原则,其社会行动理论和理想类型方法皆奠基于此.在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历史哲学之间的争论中,韦伯试图超越二者的对立立场,并因此提出了对“解释性的理解”和“直接观察性理解”的二重区分,前者不仅蕴含了对意义关联的理解,同时也强调对行动的因果法则的把握.在韦伯看来,理解不仅是狄尔泰所强调的移情和体验(Erlebnis),而且还需要观察者运用推理和归纳能力,获得行动的动机或意义关联的“客观可能性”.在韦伯会通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理想类型”(目的-手段)作为“解释性理解”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对理解和解释的基础性认识,致使韦伯对理解的区分以及理想类型都面临着“诠释学循环”的内在危机. 【总页数】5页(P28-32) 【作 者】蔡广进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哲学系,广东深圳518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1-06 【相关文献】
1.如何在世界史课堂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以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方法为介 [J], 曾金花
2."理解社会学"的功利性--解析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用主义倾向 [J], 唐晓峰
3.社会学如何去理解--浅析韦伯理解社会学方法论 [J], 乔一清
4.通过"合意"建构的三元行动理论:重探韦伯的《关于理解社会学的一些范畴》 [J], 蔡博方
5.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 [J], 谷雨;谢东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W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