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随笔——学生心灵放飞的窗口》,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笔——学生心灵放飞的窗口
作者:张子兵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12期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对随笔的亲和力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很好完成一件事,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是最好的保障。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稳定的非智力因素,兴趣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写作兴趣,将很难推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创造性地投身写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应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产生写作的欲望,激发他们把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的激情。刚开始,我教的学生写作随笔的积极性较高,但很快的,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生活圈子的狭小,学生写作热情逐渐减退,随笔的质量不高,有的生搬硬凑,完成任务;有的畏难嫌烦,拖延不交……鉴于此,我召开了一次随笔座谈会,一方面总结了近阶段的优秀成果,表扬了写作优秀的同学,并请他们交流写作体会,介绍写作经验;另一方面,我强调三点:首先,要懂得写作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随笔写作就是自己与自己、身边人心灵的一种“交流”形式。自己可以随意选材,自由表达,老师不作任何限制,同学尽可以自由表达。其次,我深深地认识到:当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有能力”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朝这个方面努力,即成就感使然。为此,我设置一个可量化的目标:我跟同学们算了这样一笔帐,每周平均2篇随笔,每篇按300字计算,一年可创作近2.5万字,厚厚的放在面前,可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更是一笔珍藏美好时光的宝贵的“私有财富”!我曾有感触地说:“也许多年过后,语文课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有这随笔一定给你带来珍贵的回忆。”美好的预见内容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最后,我与同学约法三章,随笔写作中师生要共同做到:每周必作,有作必批,有批必评。这样的制度也产生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使人能够挑战自我,挖掘潜力,激起创造性,把写随笔作为一个锲而不舍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对随笔的创作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有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随笔写作的指导中,教师应该是精心指导的“教练”,而不是评头论足的“裁判”。在方法指导中,我坚持“一读二察三感”的方针。
读 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写作中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大量的自主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阅读之于人的最深层的意义在于“打下精神的底子”。教材里的优美篇章、课外书籍里的名篇典范都是素材积累的绝佳途径。学生阅读、消化、吸收了,在写作中就能作为自己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每位同学都把随笔作为自我展示、与人交流的平台。他们在随笔中或个性张扬,抒发独特的心境;或评判抒情,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对于这些文章,我都尽力围绕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角度进行评讲,当然,对于那些明显流露幼稚想法和消极情绪的内容,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用谈心的形式委婉地提出。我班有个同学的基础较差,时常是无话可写,视写作随笔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痛苦。当我了解到他对动手性较强的科技创作情有独钟时,便及时找其谈心引导他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小制作入手,并吸收他加入航模科技小组,在我的鼓励引导下,他相继写出了《我的飞机梦想》、《我爱航模》、《航模训练有感》等作文系列。文字越来越多,文笔越写越顺,他在最近的文中写道:“刚开始时,我把写随笔当作一种痛苦,但当我发现写作可以展现我的特长,并且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时,我很高兴。”
察 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我们的生活多枯燥啊!哪里有什么值得写作的内容?”学生以为只有“感人肺腑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入文。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讲:“只要同学们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七节“冬天捕鸟”的描写,这段描写中“扫”、“露”、“支起”、“牵”、“拉”等动词,学生经过阅读后体会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领会之后,写作时对遣词造句自然有法可用,有规可循了。
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是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写文章能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同时我大力提倡随笔内容“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倡导他们可以以个人为中心(提倡写个人传记),然后向校园、家庭、社会辐射。如果说真实是作文写作的生命,那么随笔就是让学生的心灵自由的放飞! 注重写作后的及时评讲,激励学生把写作引向深入
写作是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肯定其成果是进一步激发写作动力的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阶段除了有强烈的进取心、好奇心和求知欲外,还富有被期待的强烈心理。随笔批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期待的及时反映。教师积极而肯定的反应会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互动,带来成功。因此,随笔评讲便显得非常重要。批阅随笔绝不拖拉,两天内必须完成,并作批阅评语,评语依据学生习作的不同内容而定,言简意赅,以鼓励为主。老师的称赞能激励学生多写多练,教师要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热情。此外,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至今,我班已有多人在各级作文比赛中获奖。
实践证明,利用随笔进行自由练笔,使每位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随笔点评,进一步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随笔写作也达到了以写促读的目的,学生普遍认识到,如果没有不断汲取新知,便写不出更新更好的文章。更为重要的一点,随笔内容丰富性和形式自由化倡导,打开了学生的思想束缚,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为张扬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N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