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童谣·童心·童趣》,欢迎阅读!
![童谣,童趣,童心](/static/wddqxz/img/rand/big_86.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童谣·童心·童趣
作者:邓爱平
来源:《湖南教育·C版》2017年第03期
每天面对着一群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熊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怎样才能让那些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兴趣盎然?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儿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教学与幼儿教学不同,对学生的课堂规则有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因此有了依据。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接受,便会逐渐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使学生形成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作业书写较差,课前准备往往忘记做好,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些现象我编写了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教室。书笔摆整齐,坐姿要端正。”“上课时,不吵闹。要发言,先举手。做数学,先读题。写作业,不潦草。勤动脑,方法巧。写完后,要检查。常坚持,成绩好。”并让学生一边做课前准备一边念。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在课前准备、作业书写、听课专心等方面有所改进了。
提振学习兴趣。用充满童趣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振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儿歌,对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有亲切感,能增添童趣。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位置的“左右”一课时,我编写了儿歌:“写字时,左手压本子,右手紧握笔。吃饭香,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筷子。人物如果面向我,方向和我正相反。他的左边我右边,他的右边我左边。人物如果背向我,方向和我都相同。”利用这首儿歌,加上实际的游戏活动,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算除法步骤繁多,学生刚接触时往往丢三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7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