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总结》,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总结
作者:于国强 陈冰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22期
摘 要:大豆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最重要豆类,在我们的饮食生活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豆不但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更是蛋白质最廉价的来源。因此大豆种植也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关注大豆的行情,并加入到大豆种植中来。伴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如何科学种植大豆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总结了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供广大农户借鉴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093
大豆是重要的豆类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人们经常使用的豆油、酱油以及其他豆制品都是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所以大豆在我们的饮食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豆属于豆科大豆属,是1a生草本作物,茎直立,粗壮,页通常为3片小叶,株高最高可达90cm左右,一般不会超过1m,最低也要有30cm左右。大豆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得到种植,其中吉林省大豆产量高,质量好,。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意养生,大豆的食疗养生效果也较好,又经济实惠,所以大豆在人们的饮食生活当中地位也越来越高。农户要想种植出高产优质大豆,科学种植技术是关键,大豆从选种到收获,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关键,不能小视。 1 选种是关键
品种选择的第一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在当地口碑好,产量高,发生病虫害几率低的大豆品种为主。其次要选择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强的品种。在者要考虑市场需求,选择受人们欢迎的品种。最后要去正规经销商处购买,切莫贪图便宜购买无证经营出的品种,给自己带来损失。 2 选地很重要
大豆的地块选择也十分关键,是种子良好发育,植株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大豆严禁迎茬或者重茬种植,要合理轮作。迎茬或者重茬种植大豆问题多,迎茬或者重茬面临着土壤养分缺失,病虫害加剧的风险,极容易造成大豆生长发育不良,因病虫害发生而减产等。如果选择轮作就很容避免这些问题,并且还有利于大豆的高产丰收,所以选地十分关键。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土壤养分充足,排灌条件良好,地势平坦的地块为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水肥管理
大豆水肥管理很关键,在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使用肥水的标准也不同,要合理使用,才能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大豆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根系发达需水较多,每形成 lg干物质,需耗水600~1000 g,比高梁、玉米还要多。所以把握大豆对水分的喜好,合理灌水。大豆在田间生长条件下,每生产50kg子粒,需吸收氮素3.6kg;磷0.6~0.75kg;氧化钾1.25kg。所以还要把握好大豆对个元素的需求,合理施肥。平衡水肥管理是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高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4 播种
播种要把握好时间和播种量。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好,要把握当地情况,因地制宜播种。播种量的计算根据每亩播种粒数,每千克种子粒数和种子发芽率以及播种时田间损失和苗期田间管理中的损失来加以计算。还应根据当地经验,计算保苗的株数,考虑整地质量好坏,机械作业的水平,管理条件再加上田间的损失率,在机械化栽培方法上,一般总田间损失略大于人畜栽培方法。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要进行3次,每次针对性都不一样。目的就是把杂草消除,避免和大豆植株争夺养分。除草本着“除早,除小”的原则。必要时化学除草,但是要本着环保的原则,把握好用药量。
5.2 大豆病虫害防治
大豆灰斑病:该病是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危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30%以上。田间防治方法主要是叶片发病后及时打药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大豆开花结荚期。效果较好的防治农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量100g;40%多菌灵胶悬剂,每667m2用量100g。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侵染而致,属病原细菌。主要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大豆食心虫:化学防治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在成虫初盛期,每667m2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mL,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5cm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按每隔4垄前进5m放1个药棍的密度,将药棍夹在大豆枝杈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上分别从大豆选种、大豆选地、水肥管理、播种及田间管理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豆要想获得高产增收,紧靠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广大农户付出辛勤的劳动,希望大家可以科学种田,保证大豆稳产增收。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简介:于国强(1970- ),男,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高级农艺师,大学文凭,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0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