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幼儿文学文体论

2022-08-08 21:5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篇 幼儿文学文体论》,欢迎阅读!
中篇,文体,幼儿,文学
中篇 幼儿文学文体论

第一章 儿歌

1 识记:儿歌的概念、儿歌在古代的名称;儿歌的特点;我国儿歌的特殊形式 儿歌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它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低年级小学生。

儿歌的创作来源P43

儿歌在古代的名称有“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婴儿谣”“童儿谣”“儿童谣”“小儿谣”“小儿语”等。

五四文化运动歌谣运动 (北京大学)冠以童谣儿歌的名称。 儿歌是人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

儿歌的特点:

A内容浅近,单纯活泼——单纯、集中地描述一件或几件事物或者某种现象,明白地表述一个意思或事理。《丫头丫》

B篇幅短小,易记易诵《阿宝的耳朵》

C节奏明朗,音韵和谐——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儿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儿歌句式有三言、言、五言、七言、杂言、三三七、三五七,节奏一般为二拍或三拍,至多不超过四拍。 儿歌的特殊形式:

A摇篮歌——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韵律舒缓、音韵谐美

B游戏歌——游戏过程中念唱——提高游戏的兴趣,增添欢乐地情绪,协调游戏的节奏、作,丰富游戏内容。“哄耍歌”——帮助婴儿认知动作,或哄逗孩子玩耍。 C数数歌——培养和训练幼儿识数能力——把数字与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形象,以引发兴趣——识数、数序、初步的运算

D谜语歌——谜面和谜底——用儿歌形式表述谜面的谜语就是谜语歌——投合好奇好胜心理,有助认识事物,提高辨别和联想能力

E连锁调——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顶真手法 《野牵牛》

F问答歌——问答调、对歌——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述内容,帮助孩子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一问一答,多问多答

G绕口令——拗口令、急口令——读音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训练口齿、吐字辨音,提高口语能力促进思维的敏捷——实用性强。

H颠倒歌——倒唱歌、古怪歌、滑稽歌——通过大胆的夸张,故意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和各自的特征加以颠倒,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辨别事物的能力,想象力和幽默 I字头歌——每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的儿歌——“子”“头”“儿”——一韵到底,韵律感强——意思完整,语言幽默、风趣。 2 领会:儿歌的功能

A陶冶情性——幼儿天生喜欢唱诵,儿歌的和谐音韵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诵儿歌可抒发情感,感受儿歌的美。

B启迪心智——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促进思维和想象力。 C训练语言——矫正发音,学习新词,增进语言的表达力和连贯性。

3 应用:搜集、整理加工或创作二三首游戏




第二章 幼儿

1 识记:幼儿诗的艺术特征;幼儿诗的类别 艺术特征:

A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可观可感,动态

B活泼、生动的想象——诗歌的艺术特征——幼儿的想象是再造想象,带有夸张性和幻想性——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

C富于情趣的构思——构思要新颖、别致,充满幼儿情趣——对平凡生活中的物象加以新鲜的想象和精心设计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受;采用巧妙、别致的形式;创造饱含幼儿情趣的意境;设置悬念和情节 D自然、明快的旋律——与儿歌类似,但比儿歌自由宽松,比成人诗单纯明快——节奏明朗、音乐和谐。 佟希仁《春天来了》

类别:

A叙事诗——取材于现实生活,有较完整的情节,有一定的人物刻画。

B童话诗——童话故事与诗歌形式的结合,其中人物多是拟人形象——叙事诗的一种

C抒情诗——侧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抒发对某种生活现象的感受,由某一自然景物引发的情感和联想——相对于叙事诗而言 D题画诗——抒情诗中的一种,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题写的诗歌——题画诗可脱离画面独立存在

E讽喻诗——具有较为明显的批评、规劝意味——幽默风趣,幼儿愉快的接受善意的批评和劝告

F散文诗——散文的形式写的抒情诗,比较灵活,分段不分行,韵律不严格,但比一般的散文注重节奏。

2 领会: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

《蒲公英》两首对比 语言格式、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以及阅读对象的差异 语言格式 题材内容 表现手法 阅读对象

儿歌 半格律诗

从日常生活取材,实用性强 叙述、白描、说明等——直白 小中班婴幼儿

幼儿 灵活自由 内容更丰富深厚

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含蓄 大班



3 应用:分析佟希仁的《春天来了》的艺术特征

注意:该章节中的每首列出来并加以点评的幼儿诗都应看看。

第六章 幼儿散文

(一) 幼儿散文的概念 1 识记:幼儿散文的概念

幼儿创作,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


2 领会:幼儿散文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萌芽——“五四”时期,冰心的《寄小读者》开儿童散文这一文体的先河;

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育得到重视——散文比幼儿诗更有情节,比童话更具现实性,幼儿故事更具优美意境和语言。教材、习作常见的文体,众多作家选择创作,得到飞速发展。

(二) 幼儿散文的种类

1 识记:幼儿散文常见种类及特点

一般散文的分类: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A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孩子对生活中人、事、景、物的纯真美好的感情。——写景抒情、融情于景,展示生活美、自然美,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B叙事散文——用散文的笔调向幼儿描叙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重在展示幼儿的情感和情趣。

C知识散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幼儿散文,幼儿散文的重要门类——介绍的知识比较新奇有趣;介绍身边熟识的事物,但内容却陌生《瓷器的来历》(森林大火使人们意外发现了做瓷器的方法);介绍幼儿感兴趣并能理解的最新科技信息 D写景散文:景物描写、风光游记 夏辇生《项链》

E幻想散文:兼具童话和散文的特点,有拟人形象,情节比童话简单,注重抒情。

2 领会:幼儿散文与成人散文分类上的区别及原因

分类上不同,同一类别的的题材、表达等不同。如“写景散文”

(三) 幼儿散文的特征 1 识记:幼儿散文的特征

A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真实是幼儿散文的灵魂,情感真实,内容真实

B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具体可感的形象,故事性的叙述,也可在抒情散文中加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以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 C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幼儿散文介于幼儿故事和幼儿诗歌之间,有故事,也有意境,“意”——作者的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境”——所描绘的客观事物。 幼儿情趣要能展现幼儿真实生命状态,要求作家用幼儿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幼儿思维来理解世界——是幼儿散文与成人散文的主要区别。《很大很大的爸爸》 D情感真挚,丰富幼儿心灵——散文最适宜幼儿充分自由地表达情感,优秀的幼儿散文能引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2 领会:幼儿散文的“散文化”与“幼儿化”特征 P140

3 应用:以霞辇生的幼儿散文《项链》为例分析幼儿散文的情感特征及叙述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