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打死孩子”和“被孩子打”都是家庭教育不当的恶果》,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孩子,恶果,打死,不当](/static/wddqxz/img/rand/big_47.jpg)
【家庭教育】“打死孩子”和“被孩子打”都是家庭教育不当的
恶果
5月20日下午,浙江一名11岁的小女孩儿因为抄作业被父亲吊打身亡。而5月19号的时候,大众还在谴责南京地铁二号线上一个打骂奶奶的小男孩儿的家长。
一个是家庭控制造成的暴力,另一个是几乎没有家庭控制造成的诅咒。虽然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它们反映了两个家庭的相同教育理念:简单和粗鲁。
正如学校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一样,家庭教育也是家长和孩子双方的事情,需要有家长的成人思维和孩子的纯真天性一起参与。但是在上面的两个案例中,要么是孩子服从于家长,要么是家长服从于孩子,总之孩子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基本上可以位居世界前列。有人认为,这种过度关注是由独生子女的增加引起的;事实并非如此。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数量和质量。然而,重视家庭教育并不意味着正确的家庭教育。
在各种文化交互碰撞的今天,可供家长选择的教育方式也五花八门。有人尊崇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人效仿西方的“放养式”。但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现状,教育方式也同样要经受住所处社会的考量,这些都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应该考虑的环节,只是许多家长却把这些全部忽略,生搬照抄,只做形式上的“拿来主义”,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从一开始就是简单粗暴的。
以德国为例。过去,和中国一样,家庭教育基本上由家长主导。但如今,大多数德国家庭选择了一种更民主、更平等的教育方式,其中包括更多的考虑因素和更多的儿童参与,然后融入国家的严格要求。这种方式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学习。
对于家庭教育,家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开动脑筋,抛弃“棍棒”教育和无原则溺爱这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用平等对话的沟通交流方式,结合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好品德,与孩子一起,把家庭教育的“恶果”扼杀在摇篮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