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一节直觉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是叔本华

2023-01-23 02:4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八章第一节直觉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是叔本华》,欢迎阅读!
本华,文论,直觉,主义,代表








产生背景

首先,德国社会民众中普遍的保守、悲观、苦闷、怯懦的心理。

其次,康德哲学在德国的广泛传播,费希特、谢林的出现,以及东方印度哲学的传入,是其产生的温床。 德国文学界浪漫的悲观主义思潮的影响。



叔本华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非常成功的商人。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



1、表象与意志

世界是我的表象 世界是我的意志









苦:生老病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佛教四谛 集:贪瞋愚痴

灭(脱生死 ,解脱

道(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





人的生命



这五种因素就称为五阴,五阴强盛,引起生命的欲望和对事物的追求,从而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各种痛苦的产生。执著、贪欲就是苦,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



佛教所说的苦,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精神上的逼迫性,都是一种具体的痛苦。叔本华所说的痛苦,不仅包括欲求无法满足的痛苦,还包括欲求满足之后的无聊的精神空虚和厌世感、幻灭感。



1、审美直观: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达到一种主客交融、陶然忘我的审美心境。

2、艺术的本质:复制理念

3、艺术的价值:超越生命意志

建筑、绘画、雕刻、诗、音乐

抒情诗、田园诗、小说、史诗、戏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oW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