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致力于解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致力于解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作者:向导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02期
2010年12月10~11日,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春风中,流动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了进一步关注。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看护和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而且有助于为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社会融入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接纳,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本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
本届论坛采用大会主题发言、分论坛、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展开,旨在倾听多方观点,引发争鸣,共同为满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建言献策。
一、我国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突出
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教授明确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举世公认,但他们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一直未进入公众视线。由民间兴办的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服务对象的低成本、非正规幼儿园和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为流动儿童提供了最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这类平民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政府需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创新,以促进平民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奕阳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守礼则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梳理了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的发展状况。他指出,中国社会由于特定的发展模式,已经从原来的二元结构(即乡村和城市)变成了三元结构(即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面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是以三元还是整体的思路回应,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方式和力度。社会治理方式有待改革,有必要按照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管理,以尽可能消除制度不公。面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对流动人口自救式、市场化的办学形式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扶持,而非简单粗暴地打压。这与张燕发展平民教育的主张不谋而合。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王练对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四个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托调查显示,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非正规幼儿园就读或不上幼儿园: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n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