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试题及答案_

2023-01-18 13:0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制度经济学试题及答案_》,欢迎阅读!
经济学,试题,答案,制度
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 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外部性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者正外部 性、生产者负外部性、消费者正外部性和消费者负外部性

交易费用: 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阿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 思:“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 ” 威廉姆森: 经济 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 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是对长期经济变化作分析性理解的关 键。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的差异。 诺思悖论: 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 来,任何时候有国家总比无国家(即无政府状态)好。因为,有国家才能确保社 会秩序、公正和安全。而要确保秩序、公正和安全,人们又必须把确定和保护“所 有权”的垄断权交给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但是,国家 有了垄断权力以后又可能成为个人权利的最大、最危险的侵害者,因为一旦国家 接管了产权保护职能并成为惟一合法使用暴力的组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独一无 二的地位索取高于其提供服务所需的租金,更有甚者还可能干脆剥夺私人产权。 市场治理: 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 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 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制度效率: 制度经济学家是从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的对比来解释制度效率。制 度成本包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 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 性等给经济人提供的激励与约束的程度。制度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假定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的功能为既定,则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是更有效的 制度;另一种是,假定制度选择的费用为给定,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或实现更 多功能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 三边治理: 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 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 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制度耦合: 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 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制度耦合的情况下,制度结构 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没有互相冲突和抵制的部分,从而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度构的整体功能。

何谓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其保障机制有哪些 人力资本交易就是通过人力资本的转让而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权利束的分解和转 让。在现实的人力资本交易中,人力资本载体交易的只是其人力资本产权的部分 权利,即使用权,支配权等,而不会将所有权进行交易,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被他 人完全控制。

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保障机制 :契约保障 ;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 制度功能有哪些?

1. 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人们创立各种制度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规范和约束人的 机会主义行为。 2. 提供有效信息 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或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 称就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许多制度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 3. 降低不确定性。 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 不确定性 4. 降低交易成本。科斯早就论证了企业制度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5. 外部性内部化。 对于正外部性, 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 交易双方的自愿交 易无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这时就需要专利制度、财政补贴等制度来实现使私人收 益接近社会益。

不完全契约及其原因是什么? 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要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 的;即使预测到,要准确地描述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即使描述了,由于事后 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为什么是实际状态争论不休; 使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法院也不可能证实;即使法院能证实,执行起 来也可能成本太高。这样,契约中总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的事项,这 样的契约就是不完全契约。

1. 有限理性。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 不确定性, 人们不能在事前 把与契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到契约的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 种不同的偶然事件。 2. 交易费用。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部分契约可能因交 易费用过高而无法达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长期契约可以避免一系 短期契约带来的附加费用。 3. 非对称信息。因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 对不可观察的 行为与无法验证的信息可以设计较好的契约来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但是要完全 消除信息的非对称性是不可能的。 4 语言使用的模糊性。语言只能对事件、状况 大致地描述,而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精确地描述。这就意味着语言对任何复杂事 件的陈述都可能是模糊的。

5.什么是制度供给过剩?其原因是什么? 制度供给过剩 是指相对于社会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 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制度供给过剩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一般 商品出现长期供给过剩常与政府的价格控制有关。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与政府的 干预、管制也有密切的关系。政府过多的干预、管制会导致寻租与设租活动。 就难以避免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 原因 首先,一些行业或部门的企业的寻租活 动会导致过多的政府管制,进而导致过多的低效制度的长期供给。 其次 制度 长期供给过剩还与政府官员的设租行为有关。在存在设租活动的情况下,政府官 员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增加一些低效的制度或者使一些本来合理的制度变形变质, 造成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

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 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 1 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有两条途 径或思路:即激励和约束。对公司经理代理问题的“约束”思路,即“公司治理” 。 2 公司治理结构, 就是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 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一系 列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客观力量。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各种 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叫做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另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外部的各 种客观力量,叫做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加强内部治理,就是以更恰当的方式组 好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关的审计委员会,争取有责任心的大股东对公司的关 注,保证企业的报告系统和审计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提供和披 露系统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信息,保证经营者很好地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尽到作 为代理者的义务。 3 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包括一般少数股东以及潜在股东、 资本市 场、股票交易所等,以及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 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外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治理结构的补充,其作用 在于使经营行为受到外界评价,迫使经营者自律和自我控制。

科斯定理有何意义?

1 理论意义 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 况下产权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就使制度安排这一在传统经 济学中被当作既定前提的因素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快速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实践意义 科斯定理的提出为解决市场经济中普遍存 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措施。科斯定理的提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可资 借鉴之处。科斯定理指出,产权的清晰界定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往中的交易费用, 达到最优经济效率。 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 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改 者进一步认识产权明晰化的重要性,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法律上对产权的规定, 而重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明确产权边界;二是启发人们在探讨更为合理和更 为有效的产权配置时,必须考虑交易费用 3、方法论意义 进行经济研究 不能脱离实际,要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考察,以寻求 解决问

题的答案。

4.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制度经济学的经验 历史制度分析具体方 1 反设事实, 即是设想或思维实验,也就是对历史事实和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 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 2 经验和案例研究 。阿尔斯通: 借助关于制度理论知识现有成果,案例研究方法常常是推动我们积累关于制度 变革理论知识的惟一方法。

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2、技术进步 3 市场规模 4 其它制度安排的变迁 5 、偏好的变化 6 、偶然事件 如何理解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试举例说明。

1.诺思之前的经济增长决定论。 2. 诺思之前经济增长决定论的不足。 3.制度变迁与 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 4.诺思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的提出。

如何理解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试举例说明。 1 人力资本产权的含义 人力资本产 权是指人力资本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 系,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人力资本产权是由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支 配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等一系列权利构成的一个权利束。 2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 人力资本产权作为产权制度的一种类型,其最主要的功能也是给人力资本产权主 体以激励。具体来说,人力资本产权能够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性,激励人力 资本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它还能减少人力资本使用和供给中的外部性,激励人 力资本主体提高人力资本效率。 3 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外部性与人力资本投资 足。 因此除国家加大投资外,还需明确产权。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取决于人的努力 程度,即人力资本的实际供给量。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产权激励。 4 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客观 依据 人力资本的企业所有权是人力资本产权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与非 人力资本所有者签订契约加入企业后,也在企业中投入了人力资本这一企业生产 不可或缺的财产, 然也应该分享企业所有权。 企业剩余不仅来源于非人力资本, 而且也来源于人力资本。 力资本及其产权的性质是影响其企业所有权的重要因 素。人力资本也具有专用性、团队生产、信号显示机制(知识、绩效)和抵押性 等。

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1)企业所有权的共同分享 企业所有权的共同 分享就是企业剩余索取权由过去的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转变为人力资本和非人 力资本等多个产权主体共享。共同分享采取的典型形式是利润分享制和收益分享 制。目前,企业所有权共享制度创新的重点是企业家、高科技人员参与企业剩余 索取权的分享。其中主要是年薪制和股票期权。 2)企业所有权的共同治理 着知识和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最稀缺的生产要素,企业治理 结构将发生边际调整。由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转变为“共同治理”模式,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治理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治理手段也发生转变。 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

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 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 1. 人的因素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

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 ,而是“契约人” 。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 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契 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 2 .与特定交易有关 的因素 威廉姆森通过对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即他所谓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 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不同的维度与交易成本 有关,三者中,资产专用性最重要最独特。 3 .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交易的市场环境是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交易开始时有大量的供应商参 加竞标的条件,并不意味着此后这种条件还会存在。事后竞争是否充分,依赖于 所涉及的货物或者服务是否受到专用性人力或物质资产投资的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cY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