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_工作汇报_

2023-01-09 18: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_工作汇报_》,欢迎阅读!
风险管理,汇报,全面,银行,报告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基本保障。加强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离不开对操作风险管理这一古老而现代的话题。过去人们认为银行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国内将不良资产和呆账统统归为信用风险,但对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发现很多原来认为是信用风险的,其实是操作风险。巴塞尔委员会XX年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全球性的调查,操作风险损失高77.95亿欧元。我国对银行操作风脸的认知是从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风暴”和银监会公布的金融机构处理涉案人员的人数、发生经济件和违规经营案件数及XX年《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业内称为“操作风险十三条”开始的。

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报告试从保险的角度,研究保险对管理银业操作风险的价值,提出对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保险化的管理,将保险制度内化为银行操作风险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保险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来管理风险。

一、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改革开放加速发展

1984年建立双层银行体系到XX年银监会诞生,从XX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XX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我国银行业通过“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两条路径,打破了“大一统”的银行组织体系,实现了由垄断走向竞争,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功能狭窄走向健全完善,由专业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五大转变,建立了以央行为中心、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生长点、以合作银行为补充、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发展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新银行体系。截至XX4月末,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8万余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总行、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等银行机构,总资产接40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5%以上。XX1030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公布,到XX年末,中国银行业有外资


银行营业性机构254家,资产总额876.57亿美元,占中国全部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89%。154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在25个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25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了20家中资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首次明确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适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股权比例、业务范围和投资来源地限制。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XX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报告显示,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序的中资银行数量由XX年度入围的19家上升到25家,并有14家名次调升。按一级资本排序,进入全球1 000家大银行前20名的中资银行有3家,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356亿美),排名第11位;中国工商银行(317亿美元),排名第16位;中国银行(304亿美元),排名第17位。具体如表1所示。

由于中国主要银行的上市行动,直接提升了中资银行在亚洲(日本除外)25家大银行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从不良贷款率和盈利能力上看,我国银行业尚有较大差距,到XX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7.5%,平均资本收益率9.41%,资产收益率达到0.43%,而前1000家银行的利润率首次超过20%达到了 22.7%。

通过上市,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了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制度,由股东和董事会聘用管理层,开始按照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流程再造,使银行开始真正面对市场。银行业开始进军金融周边产业,金融控股公司开始浮出水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不断发展、逐渐成熟的现代银行业正向我们走来。

(二)风险管理时代来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和增值,力求减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形成机会。XX年底,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以股份制为目标,通过财务重组、改造试点,以股份制为目标,通过财务重组、改造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股权结构进行彻底改造,实现绩效最大化,成为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Wv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