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图像学理论解析李军先生《在.不在》系列版画》,欢迎阅读!
![李军,版画,图像,解析,不在](/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3.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图像学理论解析李军先生《在.不在》系列版画
作者:黄华林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4期
摘要:“图像学”起源于西方传统图像志的研究,二十世纪前半叶迅速发展为国际艺术研究中具有统治地位的学科之一。现代图像学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如,心理学、形式分析学、社会学、精神分析等。现代图像学研究领域也非常广阔。其中有三个方面。第一;解释作品的内容,即潘若夫斯基所说的象征意义。第二;考察西方美术中的古典传统,即古典美学母题在艺术发展中的延续和变化。第三;考察一个母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变化。 关键词:图像学;木版画;艺术表现;审美 一、木版画艺术表现与图像学理论的契合
中国古人的治学方法是“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像于书。”“图像”一词跟中国传统文化颇有渊源。以“图”为媒体,“图”指图形、“像”指图形中的含义的形而上的文化概念。现代“图像学”源于十九世纪在欧洲美术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图像志研究。图像志后进入二十世纪,研究领域不断发展,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取代传统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新方法“图像学”。20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学科中的许多研究方法被陆续翻译到中国,图像学研究对于版画艺术的重要性(如图1)。
二、《在.不在》系列木版画的解析
李军先生的木版画富有丰富而唯美的“东方情韵”。李军的作品表现的题材广泛。具有人物、动物也有风景。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内敛、含蓄、文静、雅致。这显示了艺术家东方式的唯美主义和情韵。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图2)。
例如,在《在.不在6》的画作中,画面展现了一家三口在家休息的场景。他们坐在沙发上紧挨在一起似乎无任何交流。小孩的两只手分别拉着爸爸妈妈的胳膊。下面我们用图像学的原理来分析这张作品。图像学的目的是询问,作品是否具有一些藏在艺术家创作意图中更深层次的或派生出的意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潜在观念。画面中一家人肉体紧挨在一起,思想则是分离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空间,《在.不在6》潜意识的告诉我们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深层次的变革,每个成人和大一点的小孩都有自己的网络世界。人在一起思想则是分离的。人与人之间缺少原始真实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小孩会感到很孤独,现代人迷恋网络缺少对青少年最原始的关注(如图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两幅作品,《在.不爱7-1》、《在.不在7-2》分别刻画了人物和他们的苹果手机。人与手机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人机一体是一个整体。我们还是用图像学的原理来分析艺术家的潜意识。第一艺术家肯定了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但又从另一个方面对人们过度依赖网络而感到担忧和迷茫。 三、李军先生简介和作品
1975年生于湖北枣阳,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南理工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另有多幅作品先后发表于《文艺研究》《艺术教育》等期刊。作品先后被上海、浙江美术馆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李军先生的版画无论从那个角度欣赏都充满了视觉震撼力。画面背景的肌理效果与人物完美的结合,这样丰富了画面使画面显得生动,张力、饱满。都发挥出了烘云托月,增强情感氛围的表现力。 四、结语
我和李军先生相识、相知已经快二十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专注事业的艺术家,我被他的专注和执着所感动。在读书期间我们有着密切的交往,我感觉他的理论知识和版画技法都非常高。“世界图像并非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的图像了。”李军先生的铜版画将人物、风景的真实、现场的宏大、艺术家的情思精妙地结合起来,在从印刷、展览,最终形成“一幅幅被把握的图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W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