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2022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分析》,欢迎阅读!
2022-2022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分析
水清木华讨论中心日前发表“2022-2022年中国及全球半导体产业讨论报告”指出,依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1246.82亿元,同比下滑-0.4%。这是近20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首次消失年度负增长的状况。在消费持续升级及奥运经济的带动下,2022年上半年的产业增幅仍达到10.4%,其中一、二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2.5%和8.3%。下半年产业增速开头消失下滑。三季度产业增速下滑至1.1%,四季度更是消失了-20%的负增长——近20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最大季度跌幅。 中国目前半导体政策处于两难地步,假如给半导体产业大幅度优待,那么以半导体产品为出口支柱的美国确定会指责中国的贸易爱护主义。假如不给半导体产业优待,那么面对海外的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很难胜出。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IC市场,2022年的市场规模达到850亿美元左右,但其中来自本土的供应商不足7%。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是接单和出货都是掌控在外资企业手中。中国的IC设计公司很难进入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在中国大陆,真正市场化的IC设计公司寥寥无几,只有晶门、炬力、展讯、中星微等。晶门是摩托罗拉液晶显示部门蜕变而来,过分依靠大客户摩托罗拉,产品单一,缺乏新品,该公司从最高点的近4亿美元下降到2022年的不足1亿美元。炬力的背后是台湾的瑞昱半导体公司,瑞昱半导体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声卡公司,数字音频的佼
1
佼者。展讯则在2022年4季度环比大幅度下滑近50%,远高于同样类型的联发科,股价从上市的17美元跌到最低不足1美元。中星微相对稳健,依靠PC摄像头浩大的内需市场,收入没有大幅度下滑,不过其人力成本过高,已经连续4个季度消失运营亏损。 金融危机中,中国大陆IC设计产业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此次受冲击最大的一环。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相当多的初创型IC设计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消失问题。中国IC产业在维持多年的高速成长后,已经开头进入调整期。风险投资者对IC设计公司的热度开头下降,A轮投资从2000年到2022年下降了82%。平均每个投资的规模也越来越小,缩小了大约60%。从GSA的数据上得知,自从10月份以来已经有74家公司倒闭,大多数都是小公司。
而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业照旧在高歌猛进,丝毫不理睬经济危机的影响。中芯国际从2000年成立就持续不断地通过或建,或收购,或托管的方式建立起分布于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汉和广州的浩大的生产制造力量。2022年深圳、成都、武汉的巨型工厂都要投产。另一方面,2022年伊始,上海政府主导,华虹合并宏力,再投资22亿美金新建12寸厂,将规模扩充1倍。但热火朝天的产能扩张随后而来的却是难以盈利的冰冷现实——中芯国际从2000年创立以来始终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平均每年的亏损在数千万到数亿美金之间。 半导体生产制造的主要成本构成:机器折旧50%左右、材料20%左右、水电5%左右、人力10%左右。中国企业可以把握的成本空间仅仅15%。而这15%也的确早已被发挥到了极至。对规模两个字的片面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V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