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胜过,妈妈,老师](/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2.jpg)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几年前给儿子开家长会,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身为人母又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常常对照自己的做法陷入久久的反思。
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对孩子珍爱如宝,而往往在家庭教育中的出现错误,使结果和愿望背道而驰。不得不说,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
我迫不及待的直接从第五章开始读起---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反思着自己的急躁、毁灭性的话语、严厉的指责,我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我不能愚蠢的用手中的“锄头”雕琢一块玉;我要做合格的老师,我应该告诉妈妈们: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幼儿园时磨磨蹭蹭怎么办,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怎么做,当孩子没有礼貌时如何教育...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人对孩子粗暴打骂,理由是充分的,简直无懈可击。那么,静下心来看
看书中这样写:“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个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其实每个儿童的优点都一样多,他们的特点往往就是他们的优点。这些优点是贮藏在儿童心中的种子,需要合适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栽培、适当的滋润,才能萌发、生根、开花、结果。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太擅于发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却感觉迟钝。孩子心中原本能够成长起来的优点的种子,总是受到冰雹和风霜的打击,不能很好地成长,直至枯萎或死亡。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上设一个记录本,至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增强自身的学习做起。“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美妙神奇的课程。走好这趟单程的旅行,做好妈妈、好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T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