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融入这座大都市?

2023-03-03 13:44: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是怎样融入这座大都市?》,欢迎阅读!
大都市,融入,怎样
我是怎样融入这座大都市?

上海这座大都市历来被人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外地来沪人员对它抱有各种不同的感觉,有的人喜欢;有的人抱怨;还有的人爱恨交集,内心纠结。我在这座城市定居快16年了,我庆幸自己一开始就把融入这座大都市当作目标来做,所以,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已经融入魔都,进入难舍难分的境地。

外地人进入魔都都有一个身份确认期,就是我究竟是上海人还是呆在上海的过客?是努力成为新上海人还是走着瞧,顺其自然?你一开始的定位或者说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最终的结局。我是54岁移民上海,按一般规律是比较难融入这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我的妻、女都是沪籍,从政策上我成为新上海人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说的融入这座大都市并不是仅仅有沪籍就行,最主要的是和魔都相吻合,没有一点陌生感,从心灵到习俗都融入这座城市,特别是越到年龄大,越与它难舍难分,并且在陌生的城市里有一种安全感,把异乡过成了家乡,还可能好于自己的故乡,这时就基本上达到了融入这座城市的目的了。

我是九十年代离开故土的,当初一门心思就想逃离江西去广东珠海。我去珠海仅仅是为了赚一笔钱在上海买房,所以,最终的心思还是在上海。02年我在房价低位时购得一套二手房,当时是为女儿住,其实最终还是为自己所购。我知道,要融入一座大都市没有自己的住房还是有点悬,租房的日子毕竟不是那样安定的。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移民城,移民的心态全世界都一样,所以,每个移民自己的心如何,决定自己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融入其中,至少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看过《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的电视剧,对移民的心理状态和找准切入点都有明确的目标。从物质上、精神上准备充分的有利条件是其一;利用自己的有利资源和利用这座城市的有利资源是其二。

我是09年暑假按政策取得沪籍,从那天起我实际上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海人,但这还不够,从心理意义上成为真正的上海人还有


一段很长的距离。

在魔都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让心属于我自己,这就是我的心态。爱自己,别无选择,因为你要在这座魔都真正融入进去,就必须脱胎换骨,寻找更美更好的自我,去发现,去尝试,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才能真正融入这座国际大都市,而不自卑也不焦虑。

退休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多少同事与朋友,没有原单位好依靠,我是在上海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顺带交友,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公园,现在的魔都到处是退休人,谈的来就是朋友,谈不来就是过路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开的微博、博客与公众号既是我心灵的表白,也是我结交朋友的渠道,有时候我感觉,同学也只有少量能交谈,有时候不是一个班的同学比同班的同学还要亲切和熟悉。我在上海有好多个微信群,只要交往半年就能发现谁是可以谈的来的人,微信真的是个好东西。

我曾经看到一些老人(包括久居上海的老人),他(她)们在自己身体越来越弱时失去了安全感,有的因为没有住房,有的因为缺少金钱,有的因为孤单寂寞,还有的因为子女原因,他们选择了回老家养老。还有的移居乡村去过闲暇、安静的农村生活或小镇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你必须明白自己最终需要什么。

我是社保在江西的新上海人,所以,光靠退休金是肯定没有安全感的,虽然上海也有少量补贴但根本不够支付晚年的开支,需要自己准备充分的养老金,这是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作好了准备。养老靠政府、靠子女都是不牢的,只有靠自己才是安全的、牢靠的。

精神的自由与物质的自由缺一不可,而精神的自由往往在物质的自由之后,我在魔都受先进理念的影响早就有财务自由的目标,(即财产性收入大于退休金收入)。大富人可以随意挥洒金钱,我等小康之人只能根据自己的合理欲望,买自己喜欢的必需品,不买奢侈品,不以炫耀为动机,所以,也是一种财务自由。我知道:真正自由的生活,一个是不受物质的约束;另一个是不受物质的诱惑,我两则都已达到。我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尽量简单,精神生活尽量丰富。许多社交活动也不过是虚荣和应酬罢了,我还是喜欢过自己随意的生活,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Qq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