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垃圾焚烧发电现状

2023-02-27 17:36: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都市垃圾焚烧发电现状》,欢迎阅读!
成都市,垃圾焚烧,发电,现状
成都市垃圾焚烧发电现状

成都市垃圾焚烧发电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时间的增长及城市的迅速发展,加上中国人口庞大的基数,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而成都市作为我国西南的经济重镇,无可避免得成为一个生活垃圾大户。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对对环境造成污染,已被逐渐淘汰,且仅有的土地面积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增长和消耗速率带来的日益递增的生活垃圾的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垃圾发电的出现能有效缓解当前的垃圾处理形式,其具有环保特点,实现了废物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成都市近年来成了垃圾焚烧项目高速发展的地区,市政府甚至提出在2018年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

一、成都市垃圾焚烧发电现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成都市已建成投产第四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加上已在运营的青白江祥福发电厂、洛带环保发电厂、双流的九江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取代了垃圾填埋成为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2013年九江环保发电厂出现的民众抵制事件。

(一)邻避效应难免,如何说服民众成为“老大难”

笔者在2017年初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发放给垃圾焚烧发电厂周围民众的136份有效问卷中,有近47%的民众持认同态度,但仅有16%的民众支持在周围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文献调研及实地调研也发现大多数居民存在“垃圾围城迫在眉睫,选址请远离我家”的想法。这种“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效应”,在当前社会已是普遍现象。而传统的宣传方式、知识普及,也很难说服民众接受自己周围建设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

(二)拆迁与建设不同步,部分居民生活受干扰

在实地调研成都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时,我们发现,有的垃圾焚烧厂距离最近的居民住宅不足300米。当地的政策是,农民住宅拆迁


先签约,但是资金要等到有了新的厂接手地皮才能落实,而且部分农民对价格不满意,甚至一个村都还在垃圾焚烧发电厂500米范围内。“夏天有时候啊,睡着了都能臭醒!但是莫得法啊,我们家就在这儿的嘛。”当地住户如是抱怨。

(三)工厂集中,垃圾焚烧发电厂“躺枪”

走访调研显示,在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其他工厂混杂的工业区内,因为垃圾焚烧厂巨大的烟囱,使它们成为了当地民众指责空气污染的首要对象。

“我们晚上下班走街上过,都要带口罩,整条街都是黄的!还臭!”青白江邻里小区一名业主对在访谈中如是说,甚至还有业主叫嚣要去拉横幅,因为垃圾焚烧厂空气污染。但是在笔者随后的走访中,有住在顶层的住户介绍,“不是那个垃圾焚烧厂,我们住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是周围的铜厂啊这些,他们晚上偷排!楼底下这些人只看到垃圾场有个烟囱,就怪人家!”

二、对策

1)政府整治夜间偷排企业,消除误解

政府应加强对夜间偷排企业的整治。调查发现,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存在某些企业在夜间偷排工厂白天产生的污染排放物,这些行为使得周围民众对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误解,加深了恶感。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夜间偷排企业的整治,还给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个清白,逐步改善民众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认识。

2)建设项目前,建立完善的选址机制

对于还未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立邻避项目的选址机制是避免和化解邻避效应的关键。首先要建立选址程序。政府及其公共业机构可出台相关选址法律法规及选址程序,涵括规定建设需求的提出、民意征集、备选址筛选、设施建设与营运监督组的成立等程序。然后是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互动机制,保证项目用地部门与居民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妥协,努力形成相互满意的局面。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当地拆迁与建设不同步、农民“夹缝中受气”的局面。

3)提高网络宣传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P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