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开 题 报 告
姓 名 智梦梦 题 目
性别 学 号 专 业 学期教育
年 级 16级专升本 课题来源
女 161412077
《大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教师建议、学生拟定
选题目的:
我国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在绘画领域分为两个领域,第一部分是感受与欣赏,目标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和作品。第二部分是表现与创造,目标是喜欢进行绘画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绘画表现欲创造能力。绘画领域的四个目标由七个教育建议,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食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绘画表现和创造,培养初步的绘画表现能力与创造力。基于此,我们需要把幼儿绘画活动教育作为目的,以绘画活动作为平台和手段,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利用绘画等活动操作方式,使幼儿主动地利用绘画活动手段解决各种问题。我们要善于利用教育的艺术来激发幼儿对人类视觉艺术的喜欢和热爱,在绘画活动中把人类的文化用生动优美的形式和内容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幼儿,让他们的眼睛、心灵和双手都为发现美、创造美做好充分的准备。 选题意义:
幼儿教育强调用艺术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综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 园绘画活动应该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强调幼儿的主 动性,转换幼儿在绘画教育中的被动地位,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 表现方式。而目前幼儿园绘画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部分教师认为述 机械的技巧学习是最重要的一味以幼儿画的“好不好”、 “像不像”为教学
活动的最终目的,从而忽视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样的绘画教学,忽视了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抹杀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还影响了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通过对幼儿绘画教育活动的研究,让教师认识到绘画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必须通 过幼儿自发的情感体验和创造表现,才能使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得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李慰宜(2012)指出:“幼儿绘画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幼儿通过绘画活动,可以积累许多有助于成长的极为关键的经验。扩大经验范围是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原则”。杨景芝(2013)用实践调查证明幼儿美术发展的高峰期在5-6岁,这个时期的幼儿的想象力旺盛,创造思维活跃。
崔飞(2011)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八条教学策略:幼儿最近发展区内扩大幼儿的经验范围;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提供具体形象的指导;积极的评价;因材施教;过程游戏化;课程设置低结构;呈现方式信息化。张丽莉(2013)提出三项能促进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性的策略: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组织绘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供给幼儿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以正确评价巩固幼儿的创造兴趣,理解幼儿作品的特点,尊重保护幼儿的作品;保护幼儿个性发展,开发创造潜能。张丽莉提出的教学策略过于简单和笼统,不够具象。
目前我国对幼儿绘画教育已经从以往主张幼儿技能技巧上的发展和范例作画,转变为将活动目标定位为幼儿是否能够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幼儿绘画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是培利·诺德曼(Perry Nordlman),其著作《话图:儿童绘画教育艺术》,指出:“绘画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为儿童传递信息或者讲故事的不同于其他语言或视觉的艺术形式。”继培利·诺德曼之后,玛丽亚·尼古拉杰娃(Maria Nikolajeva,2000)的著作《图画的作用》(How Picture books Work, 2000)正式提出了“图说”这一概念,她将诺德曼的理论进一步清晰明朗化,她认为绘画中的“图”不仅仅是解释文字,而是在述说故事,是一种对幼儿艺术思维的培养。珍·杜南(2006)从探讨画面中各种艺术基本元素(线条、形体、色彩、空间、构图……)的美感表现特质等让幼儿了解绘画所要表达的概念。松居直先生(1997)则从让幼儿身心体验的角度来诠释了绘画的意义。他认为真正的幼儿绘画活动就应是“文字×图画”,他认为绘画不该过多建立在教育的目的上,而是应该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到绘画的快乐,在快乐的体会中获得身心的成长。
由此可见,国外绘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让幼儿画出漂亮的作品或者是完成怎么样的任务,更多的是把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幼儿对美的认识、追求、探索以及感悟上,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表达。 思路:
本文在写作之前,将首先深入幼儿园了解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编写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针对大班绘画教学进行详细调研,在此基础上整理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并分析所发现目前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思方法: 路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来收集研究用资料,并通过定量及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 方1.文献法 法 研究者对绘画及其特点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将
本研究划分为三个研究维度,即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感知,目前对绘画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以及绘画教育活动的策略。从以上这三个维度出发,分别对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
2.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在本次研究中收搜集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研究者以事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N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