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作者:孙丽旭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7期
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小学办园观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幼儿教育实践中,是指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在当前的幼儿园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注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在这种错误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的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了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误作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没了,以至于有些专家不得不发出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小学化倾向”存在着很大危害。 一、有害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二、有害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有害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四、有害幼儿的未来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I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