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数据+”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创新分析》,欢迎阅读!
“大数据+”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创新分析
摘要:新的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大数据分析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之中,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大数据分析作为依托,助推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创新化党建工作形式,为当代党建工作的发展新形势。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大数据的优势及特征,就当前党建工作的创新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党建工作;创新;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企业的文化理念及创新精神均有所突破,以往传统形式上的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现阶段,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助推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压驱使着教育内容及理念向现代化进行变革。在此种发展形势下,要求党建工作者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大数据作为依托,从而更好的落实党建工作。 1 大数据党建的优势及特征
现阶段,我国多个省份及区域已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党建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比如,以上海市为代表的“大数据时代上海基层党建科学化信息化研究” 等等。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党组织建设方式愈加的多元化,以大数据技术作为硬件支持,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大数据思维,才可切实性的发挥大数据在党建工作中的优势。对此,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党建工作具有下述几点特征:
其一、基于大数据技术,党建的信息数据搜集范围更加的广阔,且可以此为依托进行深入化、全面化的数据分析。现阶段,党建信息的数量是翻倍且快速增长的,党建信息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一数字形式,而是由数字、文字、图像等共同构成了党建信息系统,党建信息的非结构化特征愈加的明显。除此之外,大数据背景下,党建的分析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某几种,而是覆盖了全部的信息,在之前信息思维的基础上,融合数据思维,注重针对数字的整合,使得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其二、基于大数据技术,党建将工作重点放于管理及服务上,力求最大限度的搭建组织、党员二者间的沟通桥梁,使党建工作更加的切实可行,提升其的针对性。党建工作结合大数据思维,能够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动态实施相应的约束。恰当地借助于大数据手段,可有效的改善政府作风、优化职能结构,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应的服务。 其三、大数据党建强调的是时效性,立足于实际问题,合理且高效的就党组织、社情民意等情况加以探究,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恰当性。在实践应用中,信息处理能力的不足使得大数据背景下的党建暴露出了时效性问题,也就是说将更多的时间放于“为什么”的探究,在应变处置上的时间较短。大数据党建需要真实的为基层提供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持。
2 大数据党建的创新之路分析 2.1党员管理的“全覆盖”
这里所提到的党员管理“全覆盖”,指的是由多项内容及相关工作入手搭建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要求该平台直接党员管理系统,并依托于信息化技术编制好党员信息查询、活动创建、积分兑换等一系列功能模块,以便于就在册党员、在职党员等的“全覆盖”管理。除此之外,应构建党员身份认证识别系统,并将之落实到党组织的一切活动之中,以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持,进行党员、党组织等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2.2党建服务的“全方位”
建立并健全信息推送机制,并以此为基础为党员、民众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信息;构建多种网络接入城市的相互融合以及转换,基于实际条件发展诸如智慧楼宇等信息服务载体,构建并完善以企业党建服务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方位”服务系统。以有效落实党建服务的“全方位”管理。
2.3思想分析的“全天候”
对于重大事件或特殊事件,要深层次探究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大数据价值,针对在企业中所发现的隐患、苗头性趋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估,全面分析党组织的发展实况、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及难题,“全天候”的探索来自社会各方的舆情,就某一段时间内的党群干群关系转及矛盾所带进行评价,针对企业所存在的热点问题,如机制改革、薪酬体系优化、岗位调动等信息进行动态化监测,把握党组织工作的特征,以便于被之后应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4干部评价的“全过程”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党组织、党员干部所进行的考核评价工作形式愈加多元化。对此,需要深入优化相应的考核考评指标体系,以切实性的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宗旨,赋予群众更多的发言权,为民众参与党员干部评议提供有效的途径。 3 推进大数据党建的途径简述 3.1务实高效
大数据党建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党组织能够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立足于实际问题,由生活实践入手,深入到党员群众内部了解问题所在。以新时期下的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持,优化资源整合途径,在不断的探索中了解问题根本、由工作实践中探寻解决办法、通过服务来积累经验及教训。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的效力,以促使其更高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3.2开放有序
党建工作的高效进行,应当有必要的保障机制,要坚持信息公开方向,规避在实践中所可能发生的风险性问题。在整合当下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调用,通过有效的方式尽可能的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令党组织服务形式朝向多元化发展,并由质量上进行强化。 3.3超前规划
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就所涉及到的各方业务定位加以明确,就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注重就核心应用系统建设问题的处理工作;第二,在明确党建工作主体的基础上,以业务类型等作为依据,就党建的工作形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及创新,突破发展僵局;其三,构建并完善资源引进、共享机制,通过运用内部整合、外部引进等手段,扩大平台的数据信息量。 3.4 整合资源
其一、构建并推行数据中心,以当前的党建、ERP、人力资源等为支持,基于数据服务实现集中存储、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功能需求;其二、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就现代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并鼓励党员广泛参与到所构建的“智慧党建”体系之中;其三、建立业务体系,并建设相应的作风、思想、能力模型,以便于针对党员实现动态化的跟踪及监管,为之后的考核及评价工作提供可靠性依据;其四,优化党建门户,以信息化手段作为依托,完善基于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党建工作,以为党建工作的展示及应用起到载体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当下,信息技术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大数据分析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持,助推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创新化党建工作形式,为当代党建工作的发展新形势。对此,要求各相关方能够立足于实际,由实践应用入手,推动大数据党建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蔡博.新时代国企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6):20-21.
[2]刘连超.提升党建质量 筑牢党建根基[J].中国农垦,2020(08):50-51. [3]徐岩.新时期提高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有效途径[J].企业文明,2020(07):108. [4]郝志永. 浅谈深化新时代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N]. 朔州日报,2020-07-11(002). 作者简介:李佳山(1985.12--);男,汉,河南封丘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党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H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