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全民阅读的意义》,欢迎阅读!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全民阅读的意义
报告显示,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纸质阅读带来的仪式感和享受感依然无法替代;全民阅读已成趋势,京东平台用户至少每两个月就要为自己选购一批图书;男性阅读重“速度”,女性阅读重“深度”,不同年龄读者在图书阅读上各具特色;来自农村用户的图书购买同比增长领先其他用户群体,在电商平台的促进下,全民阅读的风潮已经惠及乡村。
“京东阅读指数”新鲜出炉,数说国民精神消费
京东阅读指数是基于京东图书数亿级大数据构造而成的综合指数,通过图书阅读反映国民在精神文化消费上的升级情况,深入洞察读者在阅读上的习惯和变化。京东阅读指数从线上阅读和纸质书消费两个方面,以规模指数、行为指数和偏好指数三个分指数综合反映中国读者的阅读特色和趋势。同时,京东阅读指数还可以从地域、用户属性等方面综合对比分析。
京东阅读指数显示,用户的线上购书决策明显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其中纸书销售波动较为明显,每年2月、6月、9月、11月为书籍的销售高峰,受促销、节日和开学影响较大。
京东电子书指数自2021年起有明显上升趋势,10月开始迎来爆点。一方面源于京东阅读付费会员的增加,京东Plus用户权益的升级,使绑定京东畅读卡的用户激增,拉动了一大批新的阅读用户;另一方面,“畅读”也提升了用户粘性,电子书用户活跃度和阅读时长都有显著变化。
随着京东平台书籍品类的持续扩充,读者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覆盖了多个维度的京东阅读指数,也将成为体现国民阅读大环境的风向标。男性重“速度”,女性重“深度”,50后重“频度
京东阅读报告显示,“终身学习”逐渐深入人心,“全民读书”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潮流。国人的阅读规模明显增加,2021年京东平台图书消费者人均购书频次为5.4次,接近两个月1次。与此同时,得益于电商平台的便捷性,农村用户也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的阅读热情,京东阅读指数显示,农村用户的图书购买同比增长领先其他用户群体,可见全民阅读风潮已经惠及乡村。
从购书频次来看,男性略高于女性。但从阅读深度上来看,女性明显阅读深
度和阅读时长更胜于男性。
从年龄上来看,50后购书频次较高,其次是80后和90后。而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阅读也各有偏好:00后爱“文艺”,90后学“科技”,80后读“经管”,70后买“教育”,60后看“社科”,50后品“生活”。其中00后和70后是“教育”类书籍的购买主力,不同的是,前者大多是为了进行自我提升,后者则主要是为下一代投资。
古时候十年寒窗苦读只为功名,而今伴随着阅读者年龄与职业的不断外延,读书的诉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国民阅读现状正在变得越来越趋于丰富。 从职业来看,专业人士大多为功能性阅读,阅读偏好与职业紧密相关。其中金融从业者近3成阅读是经管励志类图书;农村用户更注重下一代的培养,近一半购书是教育类书籍;公务员通过文艺书籍和社科类图书填补自己的业余时间;医务人员则通过阅读科技类图书紧跟技术潮流;相比之下,教师和学生用户的阅读呈现教育独大的特色。经管励志北上广,沿海地区多文艺,地域气质决定阅读特点
你的气质背后是你读过的书,各省份用户的地域气质也明显体现在阅读特点中。由于不同地域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差异,不同省份的读者都有着各自的阅读特点,而阅读也会进一步影响地域和人群的文化氛围,这也使得不同省份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气质。
报告已阅读品类宽度和图书购买频次建立坐标系,分析不同省份的阅读特色。以北京为代表的博览群书型地区,读者阅读品类较多,购书频率也较高;以云南为代表的功能阅读型地区,读者阅读目标明确,在较单一品类上购买频次较高;以青海为代表的基础教育型地区,读者购书频次较低,阅读种类较单一,以教育型书籍为主;以四川为代表的蜻蜓点水型地区,读者阅读种类较多,但购买频次低,需要营造更丰富活跃的阅读氛围。
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建立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这就使得不同地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报告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较高的省份阅读指数也较高,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和浙江是典型代表。在阅读模式上则呈现出西部地区弯道超车的趋势,西藏、青海、重庆的电子书阅读指数全国领先,甚至高于其纸书指数,电子阅读在西部地区更受欢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C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