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下《三月桃花水》课堂笔记

2023-01-31 02:4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小学语文四下《三月桃花水》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课堂笔记,四下,语文,三月,桃花
4 三月桃花水

项目 作者 易错字 多音字

内容

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代表作有诗集《中国的土地》《无题抒情诗》,翻译诗集《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 读音: “绮(qǐ)”不能字读半边,“坠zhuì”是翘舌音。 hé(和平) zhāo(朝霞) xiān(纤弱)



hè(唱和 应和) cháo(朝向) qiàn(纤夫) hú(和牌)

huó(和面)

huò(和稀泥 和药)

近义词:应和——附和 绮丽——瑰丽 纤细——苗条 沉醉——陶醉 反义词:明洁——暗淡 绮丽——朴实 浮——沉 纤细——粗壮 优美短语:明洁的丝绸 绮丽的朝霞 纤细的低语

1.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这句话把流水比作“小铃铛”的声音,把水面比作“丝绸”,表现了河流清脆悦耳、明亮耀眼的特点。两个疑问句,起到了引人关注的作用。 2.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这句话中,说河流“醒来”“舞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灵动与活力。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这句话是第34自然段的中心句,句中将三月的桃花比作“春天的竖琴”,表现了水声的清脆悦耳。

4.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这段话给我们展现了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忽大忽小”写出了流水声的变化,“低语”写出了流水声的细小;“叮当”写出了流水声的清脆,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之美。 5.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这句话是第56自然段的中心句。句中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表现了水面清澈明亮的特点。

6.啊,在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这句话赞扬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草如茵”“柳如眉”表现出春天的迷人景色;“沉醉”表达了作者对春水的喜爱之情。 醒来(12):声如铃铛 光如丝绸

竖琴:忽大忽小 纤细 叮当 热爱、赞美 三月桃花水 美丽(3-6)

明镜:燕子 垂柳 姑娘 沉醉(3): 草如茵 柳如眉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春天河水美妙的声音和鲜艳的颜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 描写春潮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 崔涂《春日登吴门》



词语积累 重点语句

课文结构

课文主题 积累拓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6j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