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到底养什么

2023-01-02 12:5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养生到底养什么》,欢迎阅读!
养生,到底,什么
养生到底养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09年第12



《吕氏春秋》中有:“知生也者,不以害生,是谓养生。”这句话的意思倘若用白话来直译就是:首先要做到不杀生,即不要对自己下黑手,更不要对他人下黑手。如此你就是养生了。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当前有不少人在对自己下黑手。比如有的人说自己如何如何忙,经常连续几天不睡觉,然后问我如何养生,我真是无言以对,他都对自己痛下杀手了,还谈什么养生呢?更何况养生的含义绝不是仅仅几个方法而已,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告诫我们应该首先要养性,知道如何做人。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损有余而补不足。”

什么是补,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补身体所缺,人体存在有病而补和无病而补。但无论是何种补法,均应该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这是要义。而判断阳有余还是阴有余,当如何损有余而补不足,则是医生的责任。

那么,到底什么是养生呢7有人说:养生就是跑步,锻炼身体;也有人认为:养生就是要疏通全身经络等。我的体会是,如果要想全面了解“养生学”的话,就应该首先从文化角度去审视它。“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两本古籍上,一处见于《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一文,另一处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本神”。

“庖丁解牛”其实是教我们如何去做人,它讲的养生中的“生”指的就是人生。《黄帝内经》中《灵枢·本神》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即自然界来论述“养生”的,它是完全回归到了一个自然养生的范畴来阐述的。文章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中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分成三句来理解,第一句话“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意思是说:智者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也就是顺应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适是适合的适,就是说要适合因为气候变化产生的温度的冷暖交替。

因为内经上讲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所以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是天地之灵。那么,这句话强调的是我们人首先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第二句话主要是从精神和情志上来阐述的,叫“和喜怒而安居处”。“和喜怒”实际上它的重点在一个“和”字上,比如说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要和睦,国与国之间相处要和睦,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和睦,夫妻之间相处同样要和睦。现在不是倡导“和谐社会”吗,就是要体现这个意思。

“和喜怒”中的“喜怒”代表了我们一切情志上的变化,实际上这句话指的是一个人在精神情绪方面的注意原则,这也符合中医养生的原则。中医中对于“七情”是致病之源非常看重,养生首务在于养心,养生要时刻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行。

“安居处”也就是说你要居有所安。今天居于陋巷,不要因为自己目前的穷困,因为住在一个非常不好的房子里就因此而影响你的心情,从而产生不乐观的情绪。你也不要因为今天住到了一个特别大的房子里就趾高气扬,看不起人家住在简陋的小平房里的人。这里是强调要从心态上做到养生,要把它作为做人的首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句话“节阴阳而调刚柔”的意思就需要我们从中医的角度去理解。中医认为病就是身体的阴阳失衡。“节阴阳”就是要使体内的阴阳不要失衡:“调刚柔”就是说你的身体内部要刚柔相济,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那么人就不容易生病了。

因为我从小生长在一个中医世家,因此,我周边有很多朋友经常问我说:“令谦你手里一定藏有很多祖传秘方吧。”对于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手里的的确确是保存了我祖父跟我父亲给我留下来的数十万张诊病处方,但是现在它们都在新华书店里,我通过写书的形式把它们传播给了大家,而且我也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其实中医是没有秘方的。若说秘方,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秘方,我个人理解秘方就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变化+良知”。

为什么说是“变化”?因为从古到今已经几千年了,我们的时代在变,气候在变,饮食构也在变,同时我们人的体质也跟着在变。

就拿最普通的感冒为例来说吧。在两千多年前,或者不说那么远,一千多年前或者几百年前,感冒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基本上是以风寒感冒为多,《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中向我们论述了发病的浅深及先后,按照:太阳一阳明一少阳一太阴一少阴一厥阴的次序发展变化的。

比如说,古人早起出门因为天气冷穿衣少受了风寒,也就是俗称的“感冒”了,外感风邪首先攻击的就是“太阳”的层面。这个时候的感冒我们就要按照《伤寒论》的方法来处理,名医张仲景当时用过的方法和方剂,并且结合当时人的体质状态来因人施治,来辨证施治是非常见效的。

但是到了今天,由于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气候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代人的体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生感冒的原因也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大多数人的感冒症状往往是因为生活不规律出现内虚而造成的,这是属于“少阴”这个层面的病症。

现在通常只有小孩子才会简单地出现“太阳”层面的感冒。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辨别,许多小孩子的感冒又大多是因饮食不当导致积食而出现的,得的最多的属于肠胃型感冒,属于“阳明”层面的问题。

别的中医治病我不了解,但从我家里来说,我的祖父到我父亲,他们在给人看病的时候,所用的方法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因此“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个“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么一个精髓概念上。

普天之下就一个养生之理,但养生之道则会不同。张三可以说张三的养生之道,李四也可以介绍李四的保健经验和常识。总之,每个人均会有自己的养生体验甚至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张三、李四等将这些方法介绍出来,社会上就会出现诸多专家。但这些经验是否就一定适合你自己、适合广大民众,是否会有好的效果就不一定了。这是因每人生长地域、环境、饮食性情的差异,每人所采取的方法也应不同,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uU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