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安民警社区警务工作汇报材料 精品

2022-10-19 12:20: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公安民警社区警务工作汇报材料 精品》,欢迎阅读!
警务,民警,汇报,公安,材料
公安民警社区警务工作汇报材料

公安分局我叫,今年33岁,现任分局社区警务五队民警。

去年警务改革后,我割舍不下多年来与群众结下的深厚感情,主动要求留在社区工作

新机制、新形势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围绕着“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社区居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此,把我的做法和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一、做好社区工作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当警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

未参加公安工作前,十分向往刑警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羡慕交警威风八面、英姿飒爽,期待有一天把这一身使不完的劲用在打击犯罪上。

参加工作后,我被分配到了派出所,当上了一名背户口的管片民警,心理落差很大。

记得199512月的一天,刑警队来所抓捕一名负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巧这人就住在我负责的社区,我一问三不知,错过了抓捕的最佳时机,让犯罪分子一跑就是3年。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暗下决心一定把社区工作做实做透,让犯罪分子插翅难逃。

说下社区谈何容易,我这些年的体会是,如果你有畏难情绪,见硬就回,就永远也下不去;如果你有恒心,不怕吃苦,经得起个别群众的冷嘲热讽和吃得下闭门羹,就能有一番作为。

我刚下社区时,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走访10户一般能敲开1户,就是1户我也主动推介自己,与群众唠家常,熟悉楼区的情况,形成感性认识。 晚上回家以后,我把走访过的再熟悉一遍,防止出现遇到走访过的群众认识我,而我不认识或叫不准对方的尴尬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逐渐接受了我,在闲暇纳凉时群众相互推介我,在邻里交流时经常提起我,在遇到困难时常常想到我。

在以后的入户工作中,我的进度明显加快,最后入户成功率达到了100 多年来,为了社区工作我换了7辆自行车,鞋子更是不计其数,练就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见人知名、提名知情的基本功。


社区发案逐年下降,民事纠纷逐年减少,人口“双熟率”达到了100 2019年我被评为“一级社区民警”

二、做好社区工作,要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我常自勉的一句话就是“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

为方便社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我准备了一本日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联心日记》工作中我随身携带,寸步不离,在日记中记载群众的点滴要求。 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甚至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抽水马桶损坏等一些小事,我都一一记在本上,并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

解决完的我在日记中进行标注,记清是哪些义务工作的好人、不图名利的群众,在每季度群众汇报会上进行讲评,增进邻里互信;对一时解决不了的,我就重点标注,时时琢磨如何解决。

爱人常埋怨说“家里的事你一个也记不住,老百姓的事你比谁都记得清楚” 为了解决群众下水道堵塞问题,我曾请物业维修队工人吃过饭;为解决家用电器的小毛病,专门联络两名有电器修理经验的老乡,随叫随到。

多年来,工作日记我写了满满9本,记载大事小情3000余件,累计帮助、协调解决了2400多件。

同时,我还建立了11户以五保户、特困户、军烈属、低保户、残疾人为主的联系户,坚持每周去一次,寒来暑往,风雨不误。

社区有一名叫于永会的残疾人,爱人车祸去世,孩子正在读书,生活很拮据,我协调物业给他办了一个修鞋点,每月有个稳定的收入。

在“单元工作法”的推动下,邻里一有时间就登门看望,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提起大家帮助的事,于永会经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许多社区群众眼里,刑释解教人员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避之唯恐不及。 我认为,打击惩治犯罪分子固然重要,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浪子回头,重新融入社会,将其转化为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因素同等重要。 在与刑释解教人员的交往中,我总结了“三步工作法”

第一步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因人而异,使他们知法、守法,矫正不良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n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