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与文化 选修作业论文

2022-10-21 22:56: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本社会与文化 选修作业论文》,欢迎阅读!
日本,选修,作业,社会,文化
日本动漫中的死亡情节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

曾丽兰2009296074 化学

摘要:日本动漫中不乏暴力,血腥,甚至死亡情节,这些场景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利影响。

本文就简要分析日本文化对日本人形成生死观的影响。 关键词:死亡 日本文化 生死观

日本作为邻国,和中国有这难以割舍的联系。在隋唐时期,日本就派遣大批的遣隋使,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和工艺。在元朝时,忽必烈也曾两度东征,想征服日本,但均因遭遇“神风”而失败。二战期间,日本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发动战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了很多不愿回忆的过去。那些悲惨的遭遇和过去使人们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和大和民族有着一种难以磨灭的对立情绪。新中国成立以为,随着外交战略的不断改变,中国和日本又重新建交,恢复了各方面的交流。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日本,经济和工业方面均强于中国,日方资金和技术的引入一度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建设。但是日本也一直在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汤祯兆先生就曾就这一现象写过《日本中毒》一书,直陈日本文化中的毒瘤,并提醒中国做好预防工作。该书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日本动漫为切入点,简要说说日动漫中的一些不好元素,并分析日本文化在其形成中的影响

一.动漫情节中的死亡气息及其不利影响

有了互联网之后,人们不用再单守着漫画书或是电视机来看日本动漫了。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使日本动漫走进了中国,那么现在互联网更进一步推进了动漫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动漫迷在网上搜寻自己关注的动漫并在任意观看。虽说现在互联网管理机制在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媒体流通在一定程度上的任意性使得动漫这一领域显得杂而乱。尽管某些题材的动漫会出现禁播的情况,但一些动漫迷还是会通过相关论坛和主题网站交流并相互传阅这些剧集。与此同时,暴力,血腥,死亡崇拜,同性恋,色情等不良内容也得到了传播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名侦探柯南》是热播的动漫剧集,我小时候也每天守着电视看。前些日子,我又返回去看了看,突然觉得这部动画片甚是无聊。就像中国的《包青天》一样,这小孩走到哪,哪就有出凶杀案,而且死得情形形形色色,作案者的手段总是层出不穷。一集集的剧集是不同的,但又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断的杀与被杀,只是杀人的方式不同,杀人的动机不同。曾经出现过有人模仿小说中的杀人情节来杀人,那么在以后的以后难道《名侦探柯南》不会成为某些嗜血份子的教材吗?

小时候很喜欢,现在为什么会觉得无聊呢?我细想了一下,孩提时代,人的意识不是很强,也没有很好的思维体系,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那时候,我只是觉得柯南很强,有着缜密的思维,超强的推理能力。与其说是看剧情,不如说我只把每集剧情当做柯南的个人秀,在案件的开展中欣赏柯南的非凡表现。至于说,其中的暴力,死亡以及阴谋,其实我是漠然的,我只把它当做一个衬托,背景,是为了突出柯南而存在的一个元素。我从没想过他们所代表的血腥,恐怖和残忍。这样一来,是不是说小孩成长过程中因为动画中常常出现的血腥场面提早熟悉了现实中将会面对和出现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这样的情形难道不能算作是一种弊端吗?对于死亡的漠然难道不是一定程度上对于生命的一种轻视?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形成原因

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迷恋。他们卑生轻死,他们在死亡的过


往中追求一种极致。日本皇室将菊花作为他们的象征,但如果你问一个日本人最喜欢什么花时,我想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樱花。日本人喜欢樱花,更喜欢欣赏樱花凋零的瞬间,那种悲壮,幽怨的凄美。是那种不追求生命的长久,而是追求哪怕短暂的,但是一瞬间的灿烂爆发的美,即使此后是生命的终结。相对于平静的生活,他们认为这才是美的,特别是为了灿烂绽放而不惜生命耗尽的生命才是最美的。很多日本人赞成不求苟安,但求可以壮烈灿烂地死!他们认为生命本就短暂,应该追求短暂中的绚烂甚至是临死前的一种升华。樱花很符合他们的生死观,因此被他们所欣赏,也被他们所效仿。他们穷极一生希望自己像樱花般存在。

日本民族因为生存在狭小而多自然灾害的岛屿上,地域狭隘而自然资源异常贫乏,生存有时候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一切使日本人产生了极端的生存意识并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倾向。在二战期间,日本人极其残忍的一面在亚洲各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虐待战俘,欺凌百姓,他们视生命如草芥,随意地杀戮。他们的残忍不仅仅是对敌人,还有对自己。在面对任务失败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剖腹。在弹尽的窘境中,他们会架着飞机,冲向敌营,将自己作为人肉炸弹。在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抵挡的时候,因着天皇的一声命令,他们会选择竹矛守卫自己的家园到最后一刻。在对待生命时,他们会因着固有的文化影响,上者的命令做出一个固定的选择。个人觉得,对待生命,他们表现出的是麻木。

为何他们在对待死亡时能如此的淡然,他们又是怎么看待死亡的呢?他们认为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用无比细腻伤感的情怀,对生与死进行了的诠释——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另外武士道提倡“轻生死,重然诺”,用死来完成人生价值升华的观点。武士道影响的不仅仅是武士,而是日本的全部国民,所以这种思想必然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死观。再者,物哀美的精髓深入日本国民心中。他们赞美“美之短暂”,常常把“瞬间美”的意识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三.结语

动漫中死亡情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单单仅是剧情的需要,更是日本人生死观的一种外化。但是鉴于目前动画的主要观赏群体为青少年,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些血腥场面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合理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并加以正确引导。生与死,从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淡化死亡的阴冷,以唯美的画面呈现也许不是一个正确的教育途径。再者,日本人的生死观有其形成的特定原因和文化背景,也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孰是孰非,很难界定,也不应该由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去面对和评判。

参考文献:

[1] 俞芳,武士道精神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J]. 出国与就业.2011.6 [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mN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