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的人性化与英语学习的人文教育化

2023-07-16 22: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英语教学的人性化与英语学习的人文教育化》,欢迎阅读!
英语教学,英语学习,人性化,人文,教育
英语教学的人性化与英语学习人文教育

摘要:人性化英语教学,就是要反对强行的灌输法以及其它违反人的特性的英语教学方法。它要求尊重人性,尊重人的需要。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它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要做到富有人性化、人文教育化。只有这样,英语的教与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性化;英语学习;人文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所谓人性化,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一切必须符合人的特点与需求。人性化英语教学,就是要反对强行的灌输法以及其它违反人的特性的英语教学方法。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语言教学也理应如此。语言教学活动应该将学生的自我发现”“内省”“自尊”放在首位。几乎成了“世界语”的英语教学更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因此,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冲破传统思想的束,摒弃“官本位”“师本位”的压抑人性的观念,应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他们在感受到英语学习是一种人生快乐的基础上自觉地确立一种努力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人文主义教育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人性,以学生为主体。这在英语教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一、教学方法上1·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创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有头脑,有思想,更具情感。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民主思想更是活跃。WTO的基本原则之一的非歧视性原则,加强了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观念:

平等。非歧视性原则是平等政治观念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体现。也只有实施了非歧视性原则,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使他们更具创造性。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努力使学习气氛宽松,学习环境舒适,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积极地接受各种信息。一个身兼党政职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有进取心并具冒险精神的新一代公民着想,抛弃心中根深蒂固的、阻碍社会发展的、扼杀人性的“高高在上”的思想,努力探索出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英语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与自己平等的“人”去培养、去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平和地对待学生,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欣赏http://www.shlunwen.com/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热情。总之,教师应以“人”的方法处理“人”的问题,从而激发出“人”的新的需要与追求。切不可摆出一副权威的架势,更不该有不实事求是的作风。

2·注意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人性中的存在,特别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承认个体存在的独特性,那么教师满足学生其需要的方式也应具独特性。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健康科学(Texas Tech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Center)约翰W·佩利博士(John W. Pelley)在谈到学习,:(Extra-version)(Introversion );感受型(Sensing )———直觉型(Intuition) ;思考型(Thinking)———感觉型(Feeling);判断型(Judging )———领悟型(Perceiving)佩利博士还分别分析了各种类型所具有的特性,并指出,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每一个人皆是一个个体,类型只是帮助了解个性以及学习风格的一部分。类型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什么时候处于工作状态,什么时候处于玩闲状态。外语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外语的教与学更强调互动。英语教学研究近年来硕果累累。大多数行家们都强调,无论在英语教学的哪个过程、哪个环节上,都要把互动放到重要位置上。 那么,在互动过程中,承认普遍性与特殊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外向型的学生与内向型的学生要进行合理搭配,善于表达的与善于思考的要进行合理安排。在类似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会觉得学习津津有味,妙趣横生,从而,英语学习能取得一定的人性化效果,英语学习的目标能更加圆满地实现。 3·将赏识教育放在首位。赏识教育是满足人性中的一种需求,它是走进生命、发现潜能、


唤醒自信、引发创造力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它要求施教者本着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宽容的态度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信任、理解、尊重施教者。这样,师生之间共同创建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以及欣赏在内,它们都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说的教学部分若离开学生的参与,教学是无法进行的;若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肯定与赏识是必须的。事实上,英语学习其它外语学习一样,在其整个习得过程中,赏识教育非常重要。因为:(1)英语是一门外语;(2)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没有宽容的态度的话,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挫,他们的潜能的挖掘就会受到影响。学生皆是富有情感的人,他们由于背景不一,思想状况不同,情感差异较大,因此,他们都需要富有人性的关怀与帮助。所以,在每一个教学情景、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一句温暖得体的话语、一个友好得体的手势、一副鼓励得体的面孔,英语习得者尤其重要。实际,现代西方教育是赏识教育的典范。对此,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4·教学内容为主线,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人文主义教育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主要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完人。人文主义者是指有学问的人,即在诗歌、古典语言、神学、哲学文学艺术音乐政治天文历史、爱情,甚至在狩猎、格斗等方面都能堪称行家。现代人文观念与昔时的人文观念应该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应该有些基本点。吴刚在其“人文与新人文教育”中说,我们所谓的新人文精神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人文关切包括:(1)对生命及http://www.shlunwen.com/meixuelw/个人独特价值的尊;(2)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3)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4)对不同观念(只要它具有可以说明的合理性)的宽容;(5)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科学理性包括:

(1)不懈追求真理的热情;(2)运用逻辑和常识或科学方法进行论证和怀疑的理解能力;(3)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愿望和能力。(英语教学,特别是在高级英语教学,学习经典名篇就是很好的人文教育的方法之一。例如,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Inaugural Address)是名篇中的经典,它讲的是美国人为之骄傲的美国历史传统,讲的是美国的外交政策,讲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国际形势: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激烈的军备竞赛、持续的冷战局面等。 学生在了解当时的国际形势时,还可进行深一层次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状况?人权究竟是什么?拥有核武器和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对世界的看法如何?美国人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些价值观是否适合所有民族?

这些问题看上去与英语学习无关,而事实上是在贯彻新的人文精神,它对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起着很大的推进作用,它也会使学生将各种人文学科融会贯通。 5·充分利用人性中的“好奇心”“表现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课堂变成高级的愉悦场所;把课后作业过程变成有趣的集体活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提问、出测验题、对所学材料进行评价、对他人的题目进行评价、对他人答案进行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课后布置一些集体协作完成的任务。轻松愉快地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学校教育应该满足这一人性的需要。吴刚说,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包括如下内容:(1)教育的非干涉性;(2)学生的安全感;(3)团体中学习的合作与沟通;(4)学生的满意度;(5)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6)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7)对主动探索的激励;(8)人性化的学校建筑设计和设施;(9)宽容而有智力挑战的学校文化环境。其中,2,3,4,6,7应该是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学习动中努力注意贯彻的原则。例如,英语语言习得中,会话、辩论等是经常运用的教学技巧,老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安全感”;学生的满意度决定于课堂上的组织结构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只有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使教学效果理想化。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因此,这些活动也必须尽量做到生动、有趣。例如,学习英国首相邱吉尔的著名演说《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U·S·S·R)


,若要学生了解邱吉尔为什么要支持代表国际共产主义势力的苏联,仅靠文章本身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教师要在课文学习后,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二战的资料,通过团体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类、分项地进行资料查寻,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加深了对邱吉尔这篇演说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分别以邱吉尔、希特勒的身份进行对峙辩论。这种辩论可以由课堂延伸到课后,也可以由课后延伸到课堂。这样,学生不仅轻松、积极地吸收了知识,而且英语辩论才能也得到了锻炼。实践证明,这种有趣、愉快的学习方式非常令人满意,有时甚至效果非常神奇,原因很简单:它能http://www.shlunwen.com/yinyuemeixue/在某种程度上满英语习得者的快感,从而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事实上,文法、历史,辩论艺术从古至今也是人文主义倡导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文化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些仍然是人们实际交往中所需要的。

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英语习得的人文教育模式也决非一二。教学方法需适合学生的年龄,需考虑学生的年龄需求,并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成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让学生的正常需要得到表达和满足,这样便不易导致学生将自己的正常需要隐藏在内心深处。一个学生的正常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和释,会造成心理失衡,会产生与教师的抵触情绪,这样的学生怎能会积极地学习,怎能有创造性?姚远峰在他的《论人性及其教育的价值导向》中说,“满足儿童的需要,教育发挥人性,弘扬人性的首要价值选择”。事实上,这对所有层次的学生来说,道理都是一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l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