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分析

2022-10-29 20:1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分析》,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衔接,分析,问题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分析

摘要:教育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过渡是热门话题,家长发现孩子升入小学后生活环境与教育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幼儿时期孩子已经适应的游戏动中启发式学习变成了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学习形式,书写作业的大量出现、学习过程中约束因素的增加,学习的时间延伸到家庭 生活。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教育有着本质不同,孩子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期间教育的灵活性很重要,在这个时期处理的好坏影响着学生日后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养 成。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衔接

总体来看幼小衔接问题上,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小学教育都存在着问题。本质上是家长与教师的认识不够,认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是独立的事物,没有认识到这个 过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的影响,没有正视此阶段孩子身心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小升初的压力与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学前教育阶段,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背景下,容 易犯过分看重知识准备储备,忽略孩子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与交往能力在衔接中会得到质的飞越,因此相关教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态度、 情感沟通、能力扩展等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学生顺利度过幼儿园到小学生活这一时期提供有力的保障。

1学前教育的过度知识化

现在孩子升入小学时有测试这一现象已经不是新闻,其实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此阶段的测试仅仅能体现家长和老师给孩子灌输知识的多寡,可是在升考试 压力下,家长和老师不得不在学生入小学之前加大知识灌输,抽象燥的东西,他们往往是没有兴趣[1]。违背学生意愿强迫学习知识,有的学生逆反心理会越来 越强,对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出现各种消极抵抗现象,消磨学习积极性。没有遵循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容易把不适应转变的学生塑造成应试教育的第一批牺牲 品。幼儿小学化的后果对于传统知识学习的不利影响并非是不可逆转的,可是对于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影响就不是日后好转变的,知识学习落后产生的落 差,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不利影响,进而形成偏执的性情和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家长的错误认识影响,成绩成为唯一导向,真正的目的是在教学 内容、教学形式方面要向小学过渡[2]。此阶段不宜学习过多知识,孩子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接受家长期望所掌握的知识,即使暂时掌握长远来看也是弊大于利 的。很多家长喜欢把学习的成果量化,家长用孩子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衡量一个幼儿园或小学的优劣是不科学的。幼儿园时期的教育目的、手段与形式跟小学年级 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幼儿园的教学应有自己的独立性,不被现实环境所左右,以孩子长远发展为目的,明确自己的公益和服务的性质,杜绝以小学教学方式迎合 部分家长,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在实践中不过度重视语言、识字、早期阅读等容易出成效的方面,应该在培养孩子行为与学习习惯、开朗性格、广泛的兴趣、长 智力潜能等方面多做努力,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3]。要想消除这种不良影响,让学生平稳度过转变期,需要幼教与小教教师的 共同努力、互相了解,共同纠正家长的错误认识。


2小学教师应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给予足够重视

幼小衔接仅仅依靠幼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小学年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上,幼师与小教并没有主次之分,都是根 据此阶段孩子身心客观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小学年级教师很容易出现以知识掌握程度来划分孩子的优劣,用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工作成效,这种考试的成 绩对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参考价值[4],其实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兴趣才是重中之重。在孩子转变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小学年级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与生活方面, 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当的关怀与引导,让孩子能够快速的适应小学学习氛围。在具体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不仅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还 要注重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中要考虑学生活泼的特点,锻炼独自思考能力,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想象、探索和创造的兴 趣。利用孩子当值日生或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另外,进入小学后他们不仅仅是可爱的孩子,还是需要在教室里听讲的小学生,所以低年 级教师要教育他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年级的教师在入学的前几个月,适当增加游戏的意味与方式,学习内容不宜过 多。有条件的小学可以进行系统的入学预备教育,学前班应保持幼儿园的特性,兼顾幼儿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入学规范教育,但是绝对不能把学前班等 同小教育,不要将小学教材当学前班的教材使用。学前班教育应注重游戏性与实践性,并及时规范孩子的行为为正式进入小学做准备。学前班教师对孩子听、说、 读、写、算等能力要求不能过高,培养学习兴趣是主要目的。学习中的游戏和故事等环节中着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准 确握笔、独立完成作业、遵守作息时间等好习惯是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与不断的纠正。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都是孩子在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幼师和小教有着共同的目 的和不同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成绩不重要,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师的心愿,如果我们的努力能为孩子今后一生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 会感到充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k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