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欢迎阅读!
![规范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建设](/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1.jpg)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作者:胡琴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2期
摘要:会计工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的总称,更是重中之重,是会计工作中的基本环节,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做好其它会计工作,近年来,我国不少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秩序混乱,会计工作质量得不到提高。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01
在时代的迅速发展当中,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状态,不仅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设备,全面改善了当前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彻底转变了以前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全新的工作方法。其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已然变得十分健全和完善,配合各种鲜明的管理制度,实际的管理效率相当高。但是,其在现代化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一部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事业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完善。例如,对原始凭证审核、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加以规范,有助于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整体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科学及时核算事业单位收支情况,通过会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可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为单位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原始凭证审核、加强报表编制、强化费用支出审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成为其重要手段。
(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防止经济舞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将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会计人员任命,加强会计岗位分工制约,落实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防范经济舞弊行为,预防和控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有效维护财经纪律。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意识淡薄
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法规缺少重视,不愿多花时间认真研究财经法律法规,错误地认为财务部门只要将本单位每笔经济业务记录在凭证中,同时可以应付审计、财政部门的查账即可,至于财务核算的规范性及工作效率则极少过问,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也无法受到领导的认可,长期以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则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进一步规范。
(二)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混乱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漠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限制等原因,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以跨年发票入账、发票名头无法确认或举办会议无文件通知及参会人员签到簿等现象的发生,不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及导致会计差错的发生,而且也给部分别人用心的工作人员贪污财政资金提供土壤。
三、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若干措施
(一)树立会计基础工作规划化管理观念
一是事业单位法人应加强《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的学习,积极参与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的违反财经纪律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事业单位领导的警示作用,同时,单位领导应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重视程度,督促各业务处室及全体员工认真遵守本单位制定的内控制度、财务流程及贯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保证各处室给予财务部门必要的工作配合,使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考核机制。对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部门或员工给予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其认真执行单位财务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
(二)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财务工作特点并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本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一是将本单位财务核算流程张贴于单位显著位置,以便于单位全体员工可以遵照执行。同时,制度中应详细列明原始凭证取得与填写时注意事项、非税票据领用、作废、专项资金使用规则等内容,在规范本单位财务核算的同时,降低本单位因违反相关财经纪律而受到处罚的机率。二是会计档案方面。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定期对财务软件及防火墙进行升级、更新,对财务软件设置不同的登录权限,防止因个人冒用账号修改财务数据,并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三是根据本单位经济活动定制或到财政部门领用原始凭证,并指定专人对凭证的保管、使用与销毁进行管理,保证本单位以原始票据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建设
一是建立审批、审核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所有经费支出项目必须得到法人签字方可办理支付业务,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必须取得集体决策通过;设置财务复核岗位,用于对记账人员工作进行复核,以及时发现财务核算中存在的差错。二是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禁止事业单位由一人办理记账、复核与审批所有流程,以降低个人侵占财政资金的风险。例如,全部银行印鉴不应由出纳一人保管。三是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对事业单位办公电脑、卷柜等资产进行盘点,将盘点结果与账务记录认真核对,避免出现账实不符。
总而言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它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量大等特点。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一项工作,就得要求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水平提高,各事业单位也应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制定健全的管理条例,利用这一项工作的开展,对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做好尽快改正并完善,只有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才能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振宇.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J].现代商业,2014(3).
[2]温爱民.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6).
[3]樊宇玲.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6(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i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