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2022-12-06 14: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欢迎阅读!
执行力,提高,制度,如何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制度建设的成效不断显现。三分,七分执行。制度的效用取决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更要透过问题抓根本抓关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重他律,更要重自律。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精神如果没有深入到党员、干部头脑中,再多再好的制度也只是“耳边风”。要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

一、根本在于筑牢思想基础。为政之要,重在执行,贵在自觉如果广大党员干部执行制度的思想根基不牢固,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是摆设。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从思想抓起,必须从源头抓起。制度是党的意志的体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化;执行制度自觉与否,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对党的事业忠诚度。因此,需要深入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引导大家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制度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强烈的责任感是执行力的前提,也是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而责任感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事业观。对党员干部来说,贯彻执行党的制度既是政治纪律,也是组织纪律,必须从讲政治守纪律的高度来认识执行党的制度重视搞好党纪法规学习教育增强制度意识,真正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对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到在落实各项制度中的责任,要增强他们抓落实的自觉性,让他们明白到抓制度才能出战斗力,不抓制度就是失职。

二、关键在于抓好示范引领。制度的生命在执行效果,执行的关键在示范作用。没有立好标杆,制度执行起来难免会变形走样。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挥好领导干部、典型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的示范力具有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必须坚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管严起。制度中蕴含着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体现了立党为公、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等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治党治国的内在规律。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制度


实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自觉做制度规定的“明白人”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行动先于群众,标准高于群众,要求严于群众,切实做到感情面前不突破、利益面前不变通、干扰面前不迂回、难题面前不退缩,模范带动和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执行力离不开能力素质作支撑,能力素质高低决定制度执行好坏。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依法决策和指导的能力,提高创造性贯彻落实的能力,提高协调化解矛盾的能力,尤其要提高解决复杂棘手问题的能力,确保各方力量协调一致贯彻落实好制度规定。良好的作风是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作风,尤其要坚持言行一致、说做合一;坚持首尾一致,不能虎头蛇尾;坚持雷厉风行,防止推诿扯皮;坚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制度有效落实。要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先进典型具有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充分挖掘本地本单位的遵章守纪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等活动,大力先进典型的主要事迹和工作方法,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见贤思齐”,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三、重点在于强化监督约束。没有监督,制度就成了不带“电”的高压线,更谈不上执行力。因此,要发挥好监督作用,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责任、考评、问责等机制,完善保障制度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干部立功受奖、提拔使用和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肆意规避等行为,坚决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对倾向性和关键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尤其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敢于揭露,敢于较真,顶住压力、一查到底。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党员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扩大和保障他们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以民意求公正,以公正促落实。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切实增强监督的实效。

四、难点在于夯实结合之需。打好“结合”基础,既是对制度本身的要求,又是对执制度的要求。制度本身而言,要坚持结合基层实际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f3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