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杜威三中心

2022-08-24 10:57: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国杜威三中心》,欢迎阅读!
杜威,美国,中心
杜威18591952)是20世纪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的著述研究活动,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经验的不断改造”,并把这三句话归结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上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冲动、智慧等先天生理机能的不断发展、生长,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他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在杜威看来,教育决不是强迫儿童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出于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发展的本质作用的认识,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和忽视儿童内部机能和倾向。主张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要围绕儿童组织起来。

教育社会生活的关系是角度,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他认为生活是生长的社会表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可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所以教育就该是生活本身,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溶为一体。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就是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问他们的年龄大小;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应该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杜威认为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的又一特性,他把经验看作是世界的基础,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把求知的过程和知识看成一个东西,让儿童在主观和客观交互作用中获得经验。以此出发,杜威指责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的灌输,“只让儿童静听”,把师幼关系搞成“像抽水筒和蓄水池一样的关系”,“忽视儿童的个性、个人经验及他的自由的、直接的和主动的活动”。与之直锋相对,杜威主张了“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杜威提出,人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不忘的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要遵循这种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儿童准备相当的环境,使儿童“由做事而学习”。因此,杜威强烈反对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组成的学科课程,极力强调教材的中心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如木工、缝纫和各种服务性劳动等。同时,他还提出了以集体的活动教学教学组织形式,反对教师所具有的专断性的作用,提出以儿童主导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杜威通过对教育本质的论述,驳斥了传统教育中的“三中心”,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主动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实际上是以“现代教育中心”取代传统教育的“三中心”。

作为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杜威顺应时代和工业发展的趋势,对传统教育的弊病进行了批判,主张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他所提倡的“现代教育三中心”曾被各国的许幼儿教育工作者视为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或加以借鉴、利用,从而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附:杜威生平年表

1859 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1884 获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94 担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教授。

1896 创办了包括幼儿部内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或称“杜威学校”实验其教育理论19041930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其间曾于1919年来华讲学,长达两年之久,对我国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

1952 病逝于美国纽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X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