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

2023-01-29 23: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论文》,欢迎阅读!
社会学,论文
几年前,武汉市“五道杆少年”黄艺博以及神童“龚民”备受广大网民关注,他们都是因为其少年老成,过早成熟而被人们讨论,有人说他们是天才,是上帝的宠儿,但也有人说他们是中国权威教育下的可怜儿。这两个少年一度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教育制度反思

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他过早的接受了政治教育才造成他现在少年老成,官范十足的样子。但是他所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孩子所应该接受的。社会学的角度上说,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社会化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特点,对个体来说又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幼年、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一生中社会化的基础,也叫做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是掌握社会知识经验从无到有的一种突变的发展过程。很明显,黄艺博的成长历程恰恰违背了个体社会化的正常发展,在同龄小朋友在尽情的享受童年的快乐的时候,他却在父亲的权威下去学习自己不应该去学习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从被迫到自愿接受这些知识,童真渐渐被摧毁,变得老成,滑稽。但是,他并没有错,他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没有违反道德规范,更没有违反法律。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今的黄艺博。

其实,看到黄艺博的家庭背景,不难发现黄艺博现在的样子正是由其家庭教育造成的。黄艺博的母亲在军工系统服务,父亲是湖北一家省直单位政工(思想政治工作)处的副处长,他们从小就给黄艺博灌输政治的有关知识,有意培养他成为政治家,而且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不让他做同龄人做的事,这极大地破坏了他的童年,导致他现在这种样子。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而且父母施教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途径,母与孩子之间的给予与拒绝、支配与服从、教化与模仿等相互作用,使孩子完成最初的社会化。黄艺博幼年就是在父母过度的权威教育下成长的,他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都在这种教育的潜移默化中被深刻的影响,因此他相较同龄人才显得十分老成。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扭曲的,是不被认同的。

除了黄艺博父母教育这一主要原因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当邻居、亲朋好友看到这样的黄艺博,都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天才政治家”,一点都没有对其表示质疑,这无疑极大地满足了黄艺博一家的虚荣心,是他们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肯定,也把黄艺博在这条路上推得更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觉得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及教育制度分不开。中国式教育崇尚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中国父母更是把孩子往天之骄子那方向培养,坚持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心想要孩子成为天才,给自己争光,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灌输许多知识,并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其实中国存在许多与黄艺博类似的孩子,黄艺博只是这些孩子中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

我们再看龚民,其实这个高考分数639分”的天才少年与黄艺博有着类似的成长背景都是在家人的严格要求下成长的,都失去了快乐的童年,都有如今的少年老成。可以知道,不符合正常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孩子虽然可以获得别人没有的成就,但是他们的性格和人生是有缺陷的,他们太早得到一些不是他们应得的东西,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未必是件好事。也是人们对这两个孩子表示担忧的原因。

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与社会必须要按照孩子正常的成长进行教育也就是要符合个体社会化的正常进程,不要过于放任更不要过于严格约束,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N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