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经典案例》,欢迎阅读!

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经典案例
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热点话题,各大高校都在尝试创新授课方式,打造思政教育的魅力与吸引力。下面介绍一篇经典案例——《论语》课的改革教学。 一、改革前的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思政教学一直注重思维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培养,然而,由于传统课堂讲解式教学的普及,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都不高,存在严重“打卡式”的听课现象。 二、改革方案
《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钟永龙教授提出通过旅行“感悟圣人”作为课程设计内容,试图通过实地考察,将学生的思考引入对于“圣人”对现代人的启示及其对于思维方式和个人品格的教导中,帮助学生重建对于传统思想的认同,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思想品质和思想方法的素养。 1.提高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兴趣
通过旅行的形式,跳出传统的教学框架和氛围,打破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刻板认知,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活力,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论语》的阐述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研究领域,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论述和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有很好的学科融合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跨学科思考和应用。 3.加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对圣人的感悟和领悟,学生可以更好地探讨传统思想背后的思考模式和思想方法,并且将这些思想和方法应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并且通过反思等方式结合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思辨力、有远见的人。 四、结论
通过此次《论语》课程改革的尝试,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成功地在思政课程中引入了旅行、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元素,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实现了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G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