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软用户 - 上海海洋大学外事处》,欢迎阅读!

学生海外学习总结
0810106 张慧燕 水产与生命学院08动课(1)班 本人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经上海海洋大学选派到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1年的交换学习生活。期间完成了我选修了2学期共24个学分的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的本科课程同时还完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部分。在此非常感谢上海海洋大学给了我这次宝贵的交换留学机会。
交换学校的具体地址是日本北海道,函馆市的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院。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有幸经验的很多只有在日本才能感受到的特殊事情。例如和实验的学长还有大家一起到小酒馆。吃日本料理,生鱼片、天布拉、拉面等等。其次还参观了函馆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函馆山,我们一行3人共花费2小时从山下爬至山顶,函馆山下遍布了土特产和买礼物的小店,这个地方原来是港湾的仓库,现在改造为了商店街。随着夕阳西下,天色逐渐变暗,地面上家家户户的电灯逐渐点亮,由于函馆市地处北海道最南边的港湾,其独特的鱼尾造型,使其上脚下的夜景在灯光的点缀下极其宏大,不愧为世界第三大夜景。十二月,我在当地中日友好学会的邀请下参加了试穿和服的体验活动。在此之前,只有看电视上看到过和服,穿着真实的和服是从来都没有的。穿着和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一共有2个人同时帮你穿上一层又一层的衣服以及包裹上一层有一层的毛巾。从7月至9月,我每周一次在日本学长的陪同下到当地的牙医诊所治疗蛀牙,因为日语还不是很好。日本牙医的治疗技术的很好,首次看诊医院会帮你把所有的牙齿都检查一遍,包括还会拍摄X光片。只是其治疗周期很长,每次只给医治一颗牙齿,而且牙疼的时候还不给治疗。函馆市的市民也很热心,我在路上迷路时,经常询问当地路人,路人总是很友好的给我指出正确的道路,还有热心者甚至拿出纸和笔话给我看正确的路线,实在是相当的负责。
我所在的实验室是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院生理学实验室。我在实验室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完成大学毕业论文的实验部分,实验指导老师是生理学实验室的教授都木靖彰老师。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环境温度对鲤鱼和金鱼胶原蛋白性状的影响。所以我在生理实验室主要学习鱼类胶原蛋白的提取纯化方法,以及胶原蛋白的分析检验方法,其主要方法分为预处理和提取。首先是预处理,称取一定重量的组织(鱼鳞或鱼皮)于烧杯,用10倍组织重量的15℃的去离子清洗3次。用移液枪除去所有去离子水,加入10倍量的15℃的0.1M NaOH,放于搅拌器上,搅拌3小时,3小时后更换一次NaOH。总共处理6小时。完成除去鱼鳞的非胶原蛋白物质后,用鱼鳞重量10倍量的15℃的去离子清洗3次。用移液枪除去所有去离子水,加入10倍量的15℃的0.5 M EDTA (pH 8.0),放于搅拌器上,搅拌3小时,3小时后更换一次EDTA。总共处理6小时。此操作在15℃的恒温箱中进行。最后加入AgNO3查看鱼鳞是否变黑,未变黑说明脱灰完成。完成除去鱼皮中的非胶原蛋白物质后,用去离子清洗后。加入10倍量的15℃的浓度99%的酒精,放于搅拌器上,搅拌6小时,每隔6小时更换一次酒精,共更换4次,总共处理24小时。此操作在15℃的恒温箱中进行。然后是提取方法,主要是完成脱脂后的鱼皮和脱灰后的鱼鳞,先用15℃去离子水清洗一夜。然后加入组织重量10倍量的HCl(pH 2.0)和组织重量1%的猪胃蛋白酶,放于搅拌器上,在15℃的恒温箱中对其进行消化。鱼鳞消化48小时,鱼皮消化24小时。结束消化后,鱼鳞消化后,仍有大量固体鳞片存在,鱼皮基本完全消化完成呈液体状。使用孔径分别为3.0、0.8、0.45μm的过滤膜对消化完的溶液进行阶段性过滤,除去未消化完的固体物质。进过过滤的溶液静止一夜。然后在溶液中加入NaCl,使溶液浓度达到0.1M,使胶原蛋白析出。析出反应持续12小时后,把溶液分装入离心管,15℃,3500转离心90分钟[17]。离心后,除去上清液,用HCl(pH 2.0)把沉淀溶解。盐析和沉淀溶解的步骤一共如上操作3次。之后把完成3次盐析的溶液装入透析膜,把透析膜放入烧杯,用溶液体积5倍量的15℃的去离子水透析48小时,去离子水每隔12小时换一次。完成透析后的溶液进行4天的冻结干燥。结束冻结干燥后的胶原蛋白进行
称重,标记日期组织名及重量后存放于-30℃的冰箱内进行保存。
当然数据处理等与实验相关的方法也有所涉及并学习。当在实验和研究中发生问题时,老师和学长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我的协解决问题。除了大学毕业论文的实验,我还要完成2学期共24个学分的课程学习。所有课程全部来自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院的增殖生命科学这一学科,例如我选修了比较生理学。在这个课程中我学到的变态事例物种是鲑鱼和鳟鱼,其银化过程是动物的变态的过程。而在此之前国内的动物学课程中变态的过程是以蝗虫为例。在日本上的每门课都没有教书,因为日本的教科书极为昂贵,老师上课都是放自己制作的讲义,考试内容也以教学讲义为主。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的大三的课程基本与我们海大大二的课程相似,但是他们的更为详细。北海道大学还为我们留学生提供日语课程。我们的日日语老师是一位典型的日本妇女,极为温柔话,在她的毫无压力的教学下我们愉快的学习了1年的日语。其中她所教的日常生活用语比如问路,点菜,交友等等。为了让我知道日本的特殊文化她还在圣诞节的时候,带领我们留学生去函馆山下的礼品节共度圣诞节,圣诞节里那边的礼品街有圣诞节庆祝活动。而且还有热汤的贩卖,老师还请我们喝了热汤。
下面介绍下我一年交换学习的主要成果就是我的毕业论文的实验部分。首先是毕业论文的背景,我为什么要以胶原蛋白为课题。胶原蛋白具有特殊的高次结构,细胞亲和性高,所以在食品,化妆品,医疗等产业有广泛应用,是近年来特别受关注的生物材料之一。 迄今为止,能够被各产业领域利用的胶原蛋白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猪和牛等哺乳类的皮肤和骨骼。但是这种哺乳类的胶原蛋白存在疯牛病等人兽共患病的威胁,所以近年来其使用受到限制。目前,没有人兽共患病的威胁的鱼类由来的胶原蛋白受到产业领域的广泛关注。鱼类胶原蛋白是以鱼鳞、鱼皮等鱼类废弃物作为胶原蛋白来源,这是对水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提升鱼类的使用价值,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鱼类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比哺乳类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低,未变性状态下的胶原蛋白在人类体温37℃的状态下保存困难,胶原蛋白主要应用领域除了食品,化妆品还有作为细胞培养的基质这类医疗用材料的医疗领域,但是变性温度低使应用在这一领域受到限制。近年来,相关文献中指出从夏季捕捞的鲤鱼的鱼皮和鱼鳞中所提取的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比从冬季捕捞的鲤鱼的鱼皮和鱼鳞中所提取的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高,而从鱼骨提取的胶原蛋白变性温度没有变化 (段蕊)。由于鱼鳞和鱼皮是鱼外部的组织器官,所以其受水温和光照的影响较大,才会导致从其提取的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有所差异。其论文中并为指出其实验的鲤鱼条数,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体误差所造成的变性温度的不同。本研究还使用了金鱼这一和鲤鱼同属于鲤科的鱼种。我们实验室的前辈对从其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性状过详细的分析,并测定了相关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如果在不同水温下养殖3个月的金鱼,提取其鱼鳞和鱼皮的胶原蛋白,通过测定其变性温度,可以再次发现变性温度存在差异。并且测定其氨基酸组成也发现差异。就可以通过查询前辈所测定的金鱼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从基因的角度来分析同一鱼种,因为饲养水温的不同而引起从其提取的胶原蛋白变性温度不同的内在原因。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为通过比较从来源于不同生长季节 (夏季8月和冬季12月)鲤鱼的鱼皮和鱼鳞以及在不同水温下养殖金鱼提取的胶原蛋白证明鲤鱼的变性温度确实存在季节性的不同,并确定其差异温度值。 同时,通过测定养殖水温和提取后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导致同一鱼种变性温度有所差异的原因。如通过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对从鱼鳞和鱼皮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性状分析,能找到确实可靠地依据来证明同一鱼种的胶原蛋白变性温度有差异,并可以通过调节外因来升高胶原蛋白变性温度,将会对医疗领域带来新的可行方案。本次实验采用日本长野县佐久养殖场所养殖的夏季(八月)和冬季(十二月)的鲤鱼 ,各六条。2009年夏季八月长野县佐久养殖场的水温为19℃,冬季十二月水温为5℃。每条鱼的鱼鳞和鱼皮为1组,共有12组,夏季鲤鱼编号为NO1-NO6组,冬季鲤鱼编号为NO7-NO12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精确性,提取胶原蛋白时,每组分开,分别提取。夏季和冬季的鲤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D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