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养生就是补”观点的局限性》,欢迎阅读!
论“养生就是补”观点的局限性
梅亮亮 20122261
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养生意识的普遍薄弱,都使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即使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及设备,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于是一些独具慧眼的人将目光转移到中国传统中医药上面,期望通过养生的方式来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养生,它为什么能够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呢? 养生,即摄养身心使长寿。最早出现养生一词是在 《庄子·养生主》 中,书中曰:“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宋代陆游也曾在 《斋居纪事》中写道:“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 还有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卷二:“同年储梅夫宗丞,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保养身体的重要性及养生的方法。而今人在古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中医药养生在当代的含义,即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生具体分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叫做“上养神智, 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 从下往上说起吧。没有好的筋骨百骸,那就好比盖房子没有好的钢筋水泥,基本的结构框架就有问题,“人老腿先老”,人的衰老也是自下而上开始的,很多人都是腿脚,腰肢,肩膀膝盖先有了感觉,这才意识到已经老了,所以养好四肢筋骨,这是第一个层次。
养好四肢百骸,进而还要养好体态脏腑,气血津液,只有脏腑功能协调,气血津液充盛,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生命活力旺盛,人体才能有好的形态,好的整体状态,这是第二层次。如果咱们看到面黄肌瘦,弓腰塌背,或者臃肿不堪,缭乱邋遢的人,你会说这是个健康的人,是个会长寿的人吗?当然不会!他的形态就告诉我们,这个人的健康有问题。
最高层次是养神智,就是养心。前两个层次都是在说“养身”,而最高层次却是“养心”,对人的精神,心智和意志的调养和养护,这是养生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境界,是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恒久的坚持就可以达到的。一旦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人生将会是快乐的人生,长寿和健康也会伴在您左右。
所以养生是一种对身体、心灵进行保养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进补。
现代人一方面意识到了养生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却因为各种理由静不下心来真正的去对待养生,试图利用进补的方式欺骗自己,以“养生就是补”的观点麻痹自己,告诉自己,自己已经完成了养生。殊不知秉承这种错误的观点的人不但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还会影响自己身体健康。
例如肾虚这个案例,很多人都会盲目去吃一些所谓的大补之物,但实事情况却是很多人只知道自己肾虚而不知道自己是哪种肾虚。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4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 ① 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
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② 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③ 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苔淡白、脉细
弱。
④ 肾阴阳两虚:则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
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而不同类型的肾虚,对肾的治疗和保健方法也是不同的。中医讲究辨症论治,对症下药,补肾需要辨明阴阳,不分阴虚阳虚,乱用补药,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而且可能会造成伤害。 通俗地说,肾阴虚就是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这个时候最适合服用我们所熟悉的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则在症状上多表现为腰膝冷痛酸软,肢冷畏寒,尤其腰以下发凉,平时总比别人多穿两件衣服,夜尿频多,精神疲惫,阳痿,水肿,小便清长、失禁或不利,舌质淡等阳虚内寒的症状。有这些情况就要选用专门用来治疗肾阳虚的复方雄蛾益阳胶囊(口服液),它是温补肾阳的经典方剂。
糖尿病、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现代疾病,根据个人体质及疾病的发展过程,可能是肾阴虚也可能是肾阳虚,在辨明阴虚或阳虚后,才可对症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复方雄蛾益阳胶囊(口服液)。根据自己身体症状,必须要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弄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是关键。在自己判断不准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咨询专业医师。补药不能乱吃,补肾也不能乱补。
通过对肾虚治疗与保健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一味的进补并不能代表正确的养生,而一些“虚不受补”的人,更是不能通过“补”的方式来改善身体状况。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以偏概全都是不对的。
正确的养生方法当然是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阴阳五行的需要,来进行养生。这就如同风水一样,一定也要根据每个人阴阳五行的需要调理风水。只有这样,才能对某个人有利,否则就会不利,或者有害。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饮食、心情等之类的都和保健养生悉悉相关的,下面是我搜罗的一些养生方法及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茶少烟。茶对人体的益处很多,可生津止渴,消除疲劳,清肝明目,还能防癌,抗衰老,延年益寿等。而吸烟能使多种组织和器官产生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使血氧量下降,血压增高,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多水少酒。常饮凉开水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习惯饮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氧酶活性提高,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积累减少,不容易感到疲劳。老年人每天清晨饮一杯凉开水,日久可产生神奇的益寿功效。大量饮酒可损害胃肠黏膜,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可伤肝,诱发心脏病和中风酒后怀孕可能造成胎儿畸型或智力低下。
多菜少肉。食肉过多,会导致血脂、血黏度升高,体重超标等。而蔬菜不但味美可口,还能软化血管,增强毛细血管弹性,清热解毒,抗衰老。
多嚼少食。咀嚼不但能帮助消化,还可使人的患病率大大降低,有助健康。少食指适当增加饮食次数,减少每次的食量,这样可减少肠胃负担。
多醋少盐。食盐过多的人易患高血压、脑中风、肾病等。每天适量喝点醋,对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很有益处。
多笑少怒。怒则伤身,容易造成大脑神经紊乱,思绪混乱,情绪不佳,打乱人体平衡。怒能引发毒素在体内积累,使人减寿。
多眠少愁。忧愁和烦恼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而且还会影响人体调节系统的平衡。缺少睡眠将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通常睡眠时间以每天8小时为宜。
多浴少衣。适当减少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可增强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沐浴可使肌肤受到适当的按摩,血液通畅,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多练少药。一个人身体健康,首先要靠自我保健,不能只靠医生开药方。不但要锻炼身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A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