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桐河乡:创新“党建+” 金石能开花

2022-11-12 22:28: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河县桐河乡:创新“党建+” 金石能开花》,欢迎阅读!
唐河县,河乡,金石,党建,开花
唐河县桐河乡:创新“党建+” 金石能开花

郭金山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A》》 【年(),期】2016(000)009 【总页数】2(P35-36) 【作 者】郭金山

【作者单位】唐河县桐河乡党委 【正文语种】

近年来,河南省唐河县桐河乡不断创新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建+”融入全乡各项重点工作中去,亮点纷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720日上午,刚从合作社示范基地查看墒情回来,身为祥宏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的焦强当即将合作社党员王涛、杨永章、杨文尚等人召集在一起,商议合作社今秋与郑州一家粮食收储企业合作一事。

“这场雨下得太及时了,对我们合作社来说,简直就是在下金子。这不,今秋又是一个大丰收,合作社党支部准备再上一个粮食收储项目,各位党员都集思广益,动员其他成员入股。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全部高价回收合作社成员的粮食,还可以入股分红,效益相当可观!”焦强信心满满地说。

在合作社里建立党支部,这只是桐河乡创新“党建+”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党委为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决定全面加强“两新”党组织的建设。去年10月,唐河县祥宏农机合作社党支部应运而生,同时,乡党委还在其他暂不具备建支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非公有制企业都派驻了党建指导员,把“支部建在产


业链上,品牌创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找到了基层党组织与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了农村新型产业经济组织和党的建设的互动双赢。祥宏合作社青年党员王涛,今年年初新购置了两台小麦玉米收获两用机,“三夏”期间短短5天时间就把本村群众的小麦收割完毕,且实现了秸秆还田,使合作社和自己收益倍增。小郭庄村青年社员、合作社入党积极分子赵兴石注重科技创新,发明的小麦、玉米秸秆回收专用机械,日作业量可达100亩,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由合作社党支部示范引进的500亩药用艾草种植项目也在积极运作中。如今,党组织已成为桐河乡产业发展的有力引擎,真可谓:合作社里建支部,群众跟着党员富;产业链上党旗红,党建产业硕果丰。

上午8点刚过,乡党建指导员、团委书记杨建博就来到桐蛋公司办公室,打开电脑,熟练地浏览一下网页,然后轻点鼠标,一笔订单生意就这样做成了。 今年,唐河被确立为河南省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桐河乡抓住政策东风,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全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创新党建模式,发挥好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乡强力实施“党建+农村电商”模式,着力解决农民网上购物和代买代卖问题。

为使农村电商走进千家万户,乡党委积极搭建平台,联姻浙江“一扇门”、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发展桐河市场。同时,积极推荐农村有志青年到唐河县免费参加电商培训,使之成为农村电商和网上销售的高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桐河乡拥有各类农村电商服务站10多家,日销售额可达3万元。据杨建博介绍,自桐蛋公司电商网站运营以来,桐河桐蛋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日销售量直线上升。同时,公司代理的小磨油、五香花生、芝麻叶、土鸡等土特产销量也很大,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生意满天下。

201667日晚,遭遇冰雹天气的桐河乡一片狼藉,不少树木被拦腰折断,农


民搭建的彩钢瓦棚、塑料大棚被掀翻,经济损失惨重。那一夜,唐河县派驻贫困村桐河乡邱庄村第一书记、县城管局办公室主任金同祥和工作队员们都没睡觉,他们守在村困难户韦秀成的家中,天刚放亮,又立即奔赴各个自然村,挨家挨户排查灾情,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桐河乡是唐河县西北的一个偏远乡镇,全乡贫困人口5331149人,2016年精准扶贫对象487983人。年初以来,该乡创新“党建+”模式,积极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并将之贯穿于精准扶贫全过程,不断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内涵,拓宽精准扶贫工作外延,使党建工作与产业项目、致富本领、扶贫济困有机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精准扶贫工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唐河县政府办驻吴庄村第一书记刘彦雷,上任伊始就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在村,每月坚持至少在村工作20天。几个月下来,他走访了村里所有贫困户,撰写工作日志2本,并帮助村里引进了宛东月季种植项目和唐河县绿源肥业有限公司。金同祥充分抓住所在单位的职能优势,无偿为村里配备了城市专用垃圾桶10个,为小学捐赠全新电脑7台及部分体育器材。同时,他还多方协调为村争取了10元的打井项目,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桐河乡实施“党建+精准扶贫”,不仅为驻村第一书记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而且助推了贫困村的产业项目发展,提升了精准扶贫对象的致富本领,也推动了农村扶贫济困工作的顺利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乡党员干部为贫困户落实信息技术900余条,落实帮扶项目120余个,落实帮扶资金200万元,提供服务700余次,全乡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精准扶贫华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7k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