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作者:陈锐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6年第08期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一直是困扰学校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携带手机入校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沉迷手机阅读是尤其突出的一个问题。只有了解了学生沉迷手机的“不同病因”,才可以对症下药。
新型网络社交媒体的产生,使得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病情”加重,伴随而来的是沉迷手机阅读的现象增多,且沉迷的阅读方式多为浅阅读(“浏览式”阅读)。产生原因有二:其一,现代生活“无聊感”增加,新社交媒体趁虚而入,使学生交友形式发生了由“面对面”向“以媒介为依托”的转变;其二,学生阅读能力下降,为了逃避枯燥繁重的学习生活,选择了“快餐式”“读图式”的浅阅读,阅读体验轻松愉悦。
在这样一个心灵无所依傍的时代,手机一夜之间成为大家不可离身的“小伙伴”,哪一日出门忘带手机,总会觉得浑身不对劲。我刻意观察了成年人和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结果是基本一致,都是每隔几分钟看一次手机,刷新微博,点开微信朋友圈,看看同事、朋友写的最长不过140字的心灵感触抑或行踪路线,或者转载自以为写得蛮有深度其实是无关痛痒的文字。既然成年人都有“沉迷手机阅读”的权力,学生在这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为什么不能有这种权力呢?于是,我对学生沉迷手机阅读的看法猛地变得大度起来,如果说成年人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那么学生也面临着学习和升学的压力。
因此,我在处理第一种情况时,坚持的想法是:给他们相对固定的时间,例如,晚自修下课到熄灯的时间,约有40分钟,这个时间他们除了完成洗澡、洗衣服等事情外,可以通过新社交媒体与朋友接触,了解朋友近况,回复朋友的评论,或者释放自己的坏情绪,这是治标。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激发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的阅读品味,提高阅读水平,让学生空荡荡的心思另有寄托,这是治本。我担任语文教师,平时爱好写点小说,因此,我抓住“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个作家梦”的学生心理,利用课余时间,跟沉迷手机阅读的学生聊小说构思、创作的问题,由于关注了部分学生的微博和微信,我大体掌握了他们的沉迷程度,对症下药,引导他们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理解。结果是,有几个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他们课余时间手里不拿手机了,而是改拿记录素材的小本子了。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异性的态度由初中的“排斥”转变为“爱慕”或“好奇”,有一小部分人甚至由对“异性”的好奇转变为对“性”的好奇。一些网络文学网站恰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有性暗示的或者赤裸裸的有关性描写的网络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牢牢地抓住了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好奇心,致使部分学生由刚开始的“好奇型”阅读转变为“沉迷型”阅读。
产生这一因素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学校青春期教育的缺失;其二,高中生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果班主任恰好发现班级有这类学生,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班主任自己也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