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语流行借词的社会调查和分类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日语流行借词的社会调查和分类研究
作者:陈玉平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 要:本论文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使用率和识别度把日语流行借词划分为三个等级,根据借用类型把它们分为借音、借义、借形三类,同时这些借用正朝着语法化和词素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日语流行借词;语料库;流通度;借用 一、日语流行借词的社会调查
为了弄清楚日语流行借词的接受和使用状况,便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本课题组在全国不同地区,对大中学生、年轻伤上班族进行了社会调查。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 1.建立语料库:以日语流行借词的定义和特征为选择,通过浏览人民网(中日文版)、ACG论坛(如EZACG论坛、夏日之空ACG论坛、玩家网论坛、happy yooo!等论坛)、天涯社区等媒体和网络社区,精选出200个左右的日语流行借词语料库。
2.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和分析其使用情况,得出不同类日语流行借词的识别度和使用率。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说明、调查者基本信息、是否对日本流行文化(动漫、影视、饮食、服装等)感兴趣、接触和了解日语流行借词的渠道、对流行语的态度、对给定借词的识别和使用情况等板块构成。
调查时间:2013年3月进行了预调查,2013年6月到8月进行了第一次调查,2014年3月到5月进行了第二次调查。时间截止到2014年5月28日。因此,本研究所分析的是预调查到第二次调查结束期间的流行借词使用状况。
调查对象:安康学院、安康中学、汉滨初中、陕西理工学院、陇南一中、陇南六中、陇南二中、中国人民大学、西华大学、湖北文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还有西安、安康、陇南、北京、成都、宜昌、上海等地的年轻上班族共248名人员,对其发放了调查问卷,有效收回231份。其中男性94名,女性147名。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1)在调查问卷把被调查者划分为日本流行文化爱好者、日本流行文化接触者、普通网民、很少接触网络的人四类,统计显示,以上人员对日语流行借词的接受和使用程度依次递减,呈梯型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这些流行借词使用的范围和场合依次为校园、网络、娱乐场所、工作场合、家里、其他场所。与此相对,调查者的使用对象则是同学或朋友、网友、同事或朋友或同学、家人家里的同辈或晚辈、其他人。
(3)调查者接触流行借词的渠道大多为网络,尤其是ACG,然后是同学、朋友或同事,接着是书刊杂志,最后是其他渠道,如旅游、学习、工作等。
(4)在对日语流行借词的态度问题上,日本流行文化爱好者,尤其是日语学习者和ACG爱好者的认同度较高,日本流行文化接触者中的多数认为可以接受。
(5)在流行借词接受和使用的地区差异方面,上海、北京等较为发达的地区的受调查者对流行借词识别度和使用率稍高出6-8%,而内陆省会和中小城市的调查者之间则没有太大的区别。
二、基于调查的日语流行借词分类 1.按流通度分类
根据受调查者对语料库的识别度和使用率的高低,我们把日语流行借词分为高频、中频、低频词三类。
高频词指的是那些流通度(即识别度和使用率,它包括“熟悉该词的意思并且经常使用”、“知道该词的意思,但较少使用”两项)大于70%的词汇,这些词汇在网络、校园、娱乐场所等社交圈中被大众广泛使用,它们多来自日本动漫游戏、影视娱乐、饮食、服饰等领域,它们弥补了中文词汇的空缺,或代替了汉语已有的词汇,使其具有时髦、新鲜和幽默感。
低频词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流行语,其流通度为10-30%,它们都是一些专有词汇,比较生僻,不具有语言模因的功能,没有多大研究价值。
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以流通度作为筛选标准,我们把语料库中大于流通度大于10%的词汇选了出来,共185个。这些词汇中,高频词57个,中频词69,低频词59个。 2.按照借用类型分类
按照借用类型给日语流行借词分类,不少学者已经做过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故在此进行简单的进行归纳。
一般来说,外来词有借用型和底层型两类基本的产生类型。底层借用是不同语言经过“人种过程”后,某语言族群在采用另一语言的过程中本族语言的“碎片”残存或遗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借音并借义简称“借音”,它属于音译词,也是典型和地道的借词。由于中日两国语言的特殊联系,日语流行借词中有极少一部分属于此类型。
(2)单纯借义简称“借义”,俗称意译。日语流行借词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有许多次不能原封不动的引进来,而是要通过意译。如“败犬、扭蛋、新发售、给力、坑爹、--的说、--喵、导盲犬、催眠、视觉系”等词。
(3)借用字形并借义简称“借形”,它是中日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借用方式。由于中日两国之间共用汉字,有些日语词汇直接把其字形借过来,把和制汉字变为现代汉字即可。 三、日语流行借词的发展趋向
随着日语流行借词的广泛使用,许多词汇已经或者正在入住汉语,成为较为稳定的汉语词汇,那些缺乏生命力的借词(语言模因)则慢慢被淘汰或者边缘化,日语流行借词呈双向演变的趋势。
受日语外来词影响,中文近几年来出现了“超--、--中、--族”等表达方式,如:①这个故事超有趣,我超喜欢。②电信版三星Note3火热发售中。③扒一扒领袖们的工资:毛泽东如何成了“月光族”(人民网)。 四、结语
本论文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日语流行借词在中国的接受和使用状况,根据流通度把它们划分为三级词汇。与此同时,以语言学中的外来词的引用类型把它们分为“借音”“借义”和“借形”三类。相信这些数据和分类为该领域深化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1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