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2023-03-05 15: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练习题,第四章,电大,学前教育,科研
第四章自测题和答案



、填空

1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2. 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3.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4. 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精读

)三种。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6.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7. 在内容分析法中,(分析单位)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

8. 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9 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日期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二、名词解释 1. 文献的定义,

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 2 “外审”: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3. 内审:指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

4. 分析维度:也称分析类目,是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的将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和标准 5 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作评判记录和进行信度分析两部分内容。它是运用内容分析法时工作量最大的、操作最细致的阶段. 6. 平均相互同意度 :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者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

7.. 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8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9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10 文摘属于一种期刊性情报检索刊物,它以简短的文字概括介绍一定时期内有关文献的题目、出处及简要内 三、简答题

1.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2 分类整理教育文献的要求 对分类整理教育文献的两个要求:一是不能以今天的观点甚至理想来美化或苛求历史历史文献中的内容;二是不能随意剪裁史料,来满足预先编制的结论或现成的结论。

3 “内审”方法指:文字性文献的互证、用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把文献描述的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对照,或把文献描述的内容与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对照,进行判断。

4 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

总体上,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


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5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对评判者进行培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独立进行评判分析; ·对他们各自的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信度系数计算;

·根据评判与计算结果修订分析维度(即评判系统)或对评判者进行培训; ·重复评判过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为止。

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的种类: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

7积累文献:是另外一种搜集文献的工作形式.首先,文献积累应努力做到内容充实和丰富。其次,积累文献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第三,积累文献应该全面。

8 积累文献的方式:文献集聚到一定程度,就需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逐渐使之系统化。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

9。评判记录:是根据已确定的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的信息作分类记录,登记下每一个分析单位中分析维度(类目)是否存在和出现的频率。为计数方便,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可排列成表格形式,编上序号。 四、论述题

1. 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 2 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 3. 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式 4 试述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

5 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6 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四、

1.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文献法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文献法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要被使用。没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是不需要查阅文献的.因此,文献法是每个教育科研工作者(或者说教育研究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2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个人交往和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图书馆是搜集文献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文献集中形式。中国古代称之为藏书阁或藏经楼,以藏书为主。近现代图书馆(例如,英国的图书馆)大都实行面向社会、以利用为主,提供开放式服务,并发展为多个图书馆的联合协作、文献交流、资源共享的开办趋向.现代图书馆成为收集、整理、保存、传递科学文献知识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机构,也是教育文献交流系统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查寻资料的主要场所。档案馆是收集国家需要长期保管的档案和有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编目、保管、研究和提供查询、备案的专门机构。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它是科学研究部门、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或自然标本等的主要收集场所。凡一切可能有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团体或机构,诸如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学术团体,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等,不论其有无图书馆,但为开展业务工作,总要收集或生产一些文献资料(例如,动态"工作通讯"“内部文稿"之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报、刊等),都可以作为教育文献的资源和搜集渠道。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是搜集研究文献资料的一条重要渠道。在学术会议上,不但可以阅读会议论文等资料,而且可以面对面地质疑、提问与讨论,相互交流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课题。从与有关专家、同行的交谈中,研究者还可以获取许多有价值的动态情报,了解别人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等。这些信息研究者的科研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个人交往,是获取研究资料、情报的重要渠道。计算机互联网(或因特网internet)的网上资源量可以称之为数不胜数,从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到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天文、新闻、娱乐等等,应有尽有,浩瀚无边,几乎一切人类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在这里找得到。

3.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uH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