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传统体育养生学是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身体姿势或动作,进行自我调息、调心的内练,以求健康身心,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
本大纲是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提出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三)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源流和基本理论,以及传统养生的基本功法(即实践部分包括养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站桩功等),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其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学习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时数: 36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类 别 学时分配
理 论 6
技 术 26
考 核 2
机 动 2
(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内 容 传统体育养生慨述 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养生基本理论
学时分配
2 2 2
6 合 计
(三)技术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内 容 基本技术与方法 (含养生8法)
学时分配
2
合 计 26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养生太极拳、桩功
6 6 6 6
三、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课
第一章 传统体育养生概述
知识点:主要讲述了内功养生是一门独特的科学,以及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特点和
作用等。
第一节 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
知识点:内功养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广泛,功法众多。主要介绍富了有代表性的
导引、吐纳。静坐、站桩行功、卧功和内丹功、武术内功等。
第二节 内功养生的特点和作用
知识点:内功养生术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价值,如自我修练、内练为主和意念引
导等特点,及养正祛邪强身健体、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等作用。 第二章 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
知识点:主要介绍了古代养生的发端、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形成、古代内练养生术的
发展及古代养生学与炼养术的繁荣等。
第三章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模式
知识点: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模式,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它
同古代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道家、儒家、医家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人贵生”“元气论”“天人合一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动静适宜”的中国传统养生思想。
第四章 传统养生基本理论
知识点:中国传统养生学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
个理论体系中,它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神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现代医学、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学科发展的新观点与新内容,从而形成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构架。 (二)技术课
1、基本技术与方法:基本手型、步型、养生8法等。 2、八段锦
技术点: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内功养生法。它以导引为主,配合呼吸调节,
意念引导。动作名称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3、易筋经
技术点:动作名称为预备势、韦驮献杵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青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n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