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使数学教学活动在生活这一更大的课堂中进行。唯有如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会因生活化而更具有魅力!
案例:
师:小朋友门,你们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文具商店看一看,你们愿意吗?(出示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想买什么?你用什么买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世界上钱有好多种,我们国家通用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用多媒体出示人民币)谁愿意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
师:(了解学生简单运用人民币的情况)老师真佩服你们,用这么多的办法记住人民币。老师想看看你们谁认得多、认得准。
师:我指人民币,请小朋友说说面值。 生:我说面值,请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
师:我说颜色,你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区分2元、2角)
师: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么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各是什么?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学得很棒!看,笑笑也来了,她带着人民币到公园里玩。来到公园门口,只见门口写着“票价1元”,她马上掏出钱来准备
买票(掏出10张1角的人民币),可怎么也找不到1元钱,笑笑可着急啦!哪位小朋友愿意帮笑笑买票?(生回答,说出1元=10角、1角=10分)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拿一张小额人民币,请班上的小朋友换换零钱。(5角换2个2角和1个1角,2角换2个1角)
师:请问你们想找谁换零钱? 生:找小组或伙伴进行交换。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商店去买文具,小朋友门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师;小朋友们准备钱购买文具,要说清买什么、如何买。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他们积极、有趣地参与活动)
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和虚无缥缈的。
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从学生最常见的学习用品入手,导出亲切自然的学习课题——“买文具”,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们各抒己见,尽情地在课堂中展示自己,让教师更加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像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坚定了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而且培养了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模拟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据此,在本节课中,通过笑笑上公园游玩遇到买票的问题的解决,使以往枯燥而又简单的“1元=10角,1角=10分”的教学更有趣,让学生在亲身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T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