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撰写及参考文献的一般格式等》,欢迎阅读!
教科研论文一般行文格式
1.标题:小二号黑体加重,居中;若题目有两部分或以上,中间可加标点,也可以用一空格代替标点,末尾不加标点(除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外);副标题的破折号在正标题下后移两个格,四号黑体(不加重)。
2.署名:姓名与单位之间空一字,宋体小四号,与标题间距一行。 3.摘要:与署名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摘要”二字之间空一字,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或加【 】;摘要内容用楷体五号,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
4.关键词:首字与“摘要”对齐,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或加【 】;关键词内容用楷体五号。
5.正文:
(1)与“关键词”间距一行; (2)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3)每段首行空两字; (4)分标题序号:
一级用“一、” “二、”„„(黑体、四号) 二级用“(一)” “(二)”„„(黑体,小四号) 三级用“1.” “2.”„„(宋体加粗、小四号) 四级用“(1)” “(2)”„„(宋体、小四号) 五级用“①” “②”„„(宋体、小四号) 各层次序号左起两格起排;可以从大到小跳级使用。
(5)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个或几个段落、一个或几个案例,一般独立成段,段落开头空四格,换行空两格,五号楷体字为宜。
6.注释或参考文献:与正文至少间距一行,“注释”或“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在正文中须标出“[1]”、“[2]”„„,然后在注释或参考文献后对应注明“[1]”、“[2]”„„做注释或参考文献时须完整,不得残缺不全;注释或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
1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c.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2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6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