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幼儿阅读区的创设及实施》,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班幼儿阅读区的创设及实施
作者:刘韶颖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10期
一、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现状分析
情景再现:餐后孩子们到图书区的书架上任意拿一本书,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翻看图书。有的孩子拿到的书没有封皮、封底,是掉页的书;有的孩子拿到的书上有撕开的长长的口子……孩子们翻看了几下之后,有的把书卷起来做望远镜;有的把书页撕下来折纸,只有极少数的幼儿安静的在一页一页看书。
状况分析:孩子们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阅读。他们把图书当成了手里的一件玩具,或者一张纸。图书区的状况也在无声的引导者孩子不会爱护图书。 二、创设适合本班幼儿的图书区
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幼儿时期是早期阅读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和习惯,也是奠定幼儿喜欢阅读、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因此,为幼儿创设图书区,以图书区这个点带动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技能。
1.结合班级实际,选择光线充足,相对封闭、安静的区域
开学初根据区域设置原则和班级空间特点,我选择了班级靠近窗户的位置设置图书区,旁边是美工区,比较安静,区域设置也相对封闭。
2.设计卡通虫虫形象,指导幼儿进区、设计区标、规则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很容易受情境的影响,我们设计了虫虫这个卡通形象,孩子喜欢。以卡通虫虫为载体,把需要教给孩子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常规,以虫虫的口吻告诉孩子,孩子们能够接受并掌握。在区标的设计中也用虫虫的形象来标注,让幼儿置身在虫虫的图书区中,受情境的影响,孩子们自然进到活动区里就很自然的按照虫虫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与自然角融合,创设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众所周知,绿色给人的是生机勃勃,心情开朗,让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看书看累了,可以看看绿植,缓解视觉疲劳。在图书区的窗台上我们选用废旧的洗衣液瓶子,种上植物,在吊一些绿色的水生植物,幼儿在图书区看累了,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一举两得。 三、阅读过程的实施指导
第一阶段:图书内容的选择及摆放如何吸引孩子来 1.图书内容的选择、图书的取放、图书的更换
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是直觉行动,感官能够感知到的、色彩鲜艳的、画面简单的、形象单一的图书内容感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坐下来,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放到图书区的书架上。
在书架的摆放上,一排摆四本书,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些多了,后来,调整为一排摆三本书。把图书的封面扫描下来,作为标志,插入书架的活动插页里,便于幼儿取放图书,也便于更换图书。
在图书的更换上,我基本是是两周推荐一本新书,循环的更换图书,让书架上既有新书,也有孩子们听过的故事图书,幼儿可以按意愿选择自己想看的图书,2~3周能够完成一次更换。
2.自制图书《书先生与虫小姐》
图书区的规则和常规培养,我采用了自制《书先生和虫小姐》的方式,把所有和孩子们商量后的规则以卡通动画、拟人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们,书架上放置做好的图书,在活动区的柜子背面把每一页的内容展示出来,便于孩子阅读,同时也是隐性的提示孩子在活动区阅读时应该遵守的规则。在图书区开放的前几周里,在总结活动区活动时,我会使用虫虫的口吻来总结,比如:某某某小朋友,虫虫可喜欢她了,她在图书区看书的过程中,爱护图书,一页一页认真的看图书等等,通过几次这样的小结,孩子们进区遵守规则的越来越多了起来。在平时的讲故事环节,我还请孩子们来讲自制的图书《书先生与虫小姐》,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讲述,孩子们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图书区的规则。 第二阶段:教师引领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1.师幼阅读,帮助幼儿理解图书内容,增加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于图书中画面内容不理解,缺少阅读的方法和阅读技能。因此,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学习观察图书的关键画面形象,能够从中发现人物、动作、背景;学习观察图书关键情景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理解故事情节;学习观察关键细节表情,能敏锐的观察图画中的细节。《纲要》中指出:“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在师幼阅读中,幼儿就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活动和阅读内容产生兴趣。 2.师幼阅读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幼儿更加喜欢听、讲故事
在教师给幼儿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三种讲述方法:传统的教师讲,幼儿被动的听故事,幼儿看不到故事的画面,只能听一听故事的内容。*利用班级的投影仪,把故事图片一页一页的投影到屏幕上,给幼儿讲故事,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幼儿能够看到故事画面,能够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但是投影的图片效果不好,有的时候反光,看不清画面,有的时候,画面内容太大,缩放后图片发虚,也不是很理想。教师把图书制作成幻灯片,通过幻灯片的播放来给幼儿讲故事,这种方法是老师用电子设备把图书的每一页照下来,然后编辑成幻灯片,这样幼儿机能在老师讲故事时,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画面,回答问题,又能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习观察图片的方法和技能。 3.为幼儿提供讲故事的机会与条件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通过前期的绘本故事培养,幼儿有了想说的愿望,幼儿愿意为小朋友讲述绘本故事和主题故事,于是,我们创设了《我来讲故事》的日常环节,在餐前安静活动时,请有意愿讲故事的小朋友到前面来为小朋友讲故事,虽然有的孩子故事讲述不完整,但是对于积极、大胆、敢讲的幼儿我们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不愿意讲的幼儿我们也尊重他的想法,不强求。创造集体和小组阅读的氛围,让幼儿在集体和小组中讲述故事内容,使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
总之,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产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以及自身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让幼儿可以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技能。这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家园共育,共同配合、共同提高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4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