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如何做理性的社会批判者》,欢迎阅读!

论如何做理性的社会批判者
随着网络世界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在公众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这本身是一件好的事情,它促进了人们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物的参与度,公开透明的形式能够让管理阶层的人士更好的倾听民声。然而,随着言论自由的权力被滥用后,人们对于社会上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开始有了偏激的观点,甚至在措辞中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当社会开始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作为国家培养出来的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做一个理性的社会批判者,不被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疯狂散布的谣言动摇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要做到一个理性的社会批判者,首先要摆正自己看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即最大主体——公众。马克思主义原理有一条很重要,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创造者,是我们形成社会意识时不可忽略的一点。这也就我想说的,很多时候人们在进行主流批判的时候,首先就没有重视最大的主体,公众。这可能 有历史的无奈的必然的原因,有个别领导人发疯的偶然的原因。但首先,不能以推翻现行体制或者流程为目标来聚集公众注意力,而必须在一轮辩证批判的 最开始就强调在现行体制下的建设性来追求美好未来作为目标。并且只有自始 至终保持这种建设性,公众才有可能保持持续的辩证理性的批判的态度。不会 发生本质变异的主体异化和目标异化。例如,公众变成了暴民,而不是公民;还有民主成为了专政的工具。
第二点是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批判时要有开放与冷静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人的世界存在感性和理性两个世界。开放,冷静是能够在社会变化,环境变化,理论变化时对于理性批判自身进行反省,找到本源意义上的批判目标的必要条件,并且能防止我们不会被具有带动性的言论冲昏头脑。例如,对于当代西方民主和自由概念,即便我们强调其先进性,我们也不能忽略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又例如,在西式社会中,当代经济发展对多种领域的技能需求催生了现代的劳动异化。这种异化对人性的损害为许多人批评,其思潮形成了当代自由主义从古典自由主义分化出来的土壤。不能说我们需要引进职业化,就不注意劳动异化。 这种开放和冷静本身就是理性批判的必须态度。
第三点就是要求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任何主流行为都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截然不同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曾不断强调我们要把握好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将这个理论放入现实中可以理解为社会多元化的一个方面。任何视角的批判都可能对主流思维和机制带来横切面似的改革。例如土体问题就和诸多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挂钩。进行这种改革需要深度的职业化的对现行传统和体制的评判,方案建议和实施。由于个人视界的有限性,必须要求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才能形成批判的信息积累,知识讨论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特定批判语境的形成。这是理性批判得以进行的唯一路径。 最后一点是要求我们充分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尤其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与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要求我们注意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就像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是往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不断推进,然而即便是直接套用西方的自由民主概念和制度,也必须对其在中国语境中考虑其主体,目的,演进方式。例如,美国关于言论自由的宪法就由一系列修正案定义。这些修正案是美国历史的结果,不一定适合中国。既然是对主流的批判,传统一定是上下文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中包含了一个社会中个体的人生及其视界。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社会批判的过程中,要从最大的主体——公众出发看问题,保持开放与冷静的态度,学会拨开表象看本质。面对尖锐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得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多方面多角度的看问题。遇见相同事件时不要以偏概全,思考事情的特殊性,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特殊性进行比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3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