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欢迎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课文解析与学法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精选了三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四行两句,每行七个字;都是宋代诗人写的;都描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生活;都洋溢着稚童们的天真可爱,充满着童真童趣。 课文解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前两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用“昼、夜”“儿、女”这两组意思相对的字,分别从时间、人物的角度描绘了农村初夏一片繁忙的景象。后两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用“未解”“也”“学”等词语表现了孩童们勤劳聪明、天真可爱。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写了幼童在寒冬的早晨从金属盆里取出冰块,用彩丝穿起来,当着银钲轻轻敲打,清脆的声音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稚童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时的得意,冰碎时的懊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稚童的天真可爱。
《村晚》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雷震。这首诗展现出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前两行“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用两个“满”字,生动地描绘出水草肥美的景象。用“衔”“浸”形象地写出日落山头、倒映水中的情形。后两行“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用“横牛背”和“信口吹”表现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第 1 页 共 3 页
学法指导
1、入情入境,朗读背诵
① 朗读节奏:2+2+3。例如:村庄 / 儿女 / 各当家。牧童 / 归去 / 横牛背。
② 根据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情绪,尝试掌握朗读的语速快慢、声调高低,逐步读出古诗的韵味,进而达到熟读成诵。
③ 朗读形式多样化:对着书读、对着镜子读、对着观众读等。 2、整合比较,理解课文
学习这三首古诗,应该整合起来理解。例如:三首诗作者都是宋代诗人,格式都是七言绝句,诗中人物都是孩童,人物形象都是天真可爱,诗人都是通过典型事例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 同时,还须比较。三首诗作者各异,分别是范成大、杨万里、雷震;诗中人物形象也略有不同:“学种瓜”的孩童勤劳好学,“弄冰”稚子聪明机智,“横牛背”牧童调皮悠闲。例外,三首诗描写的时间、地点也有不同。
3、分类拓展,阅读延伸
这篇课文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古代乡村的儿童生活。我们在课外可以根据这一类型拓展阅读下列古诗,以便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第 2 页 共 3 页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