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欢迎阅读!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汽 车工程系)成立于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 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整体搬 迁组建而成,五十年来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人数众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在汽车整
车与底盘设计、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混合 动力汽车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 域,具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和技术积累优势, 具备跟踪汽车领域国际前沿技术和承担国家
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1986年正式更名为汽车工程学院,是我 国汽车行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基
础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为行业解决重大 基础和关键技术问题的依托单位。学院设有
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车身设计)、热能与 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四个本科专业,其车辆工程学科是
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以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核 心的200多名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授45 人 , 副教授68人 , 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 人,长江 学者1人,泰山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29人, 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50%以上。 学院支撑着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 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生
专业4个,其中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2 个专业为“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专业,
也为特聘教授设岗专业。在读博士生近100 人、硕士生5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国
外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15人,已累计向社会 输送各类专业人才17000 余人,一些毕业生
已经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汽车行业中有影响 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 实验条件: ·汽车动态模拟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更名 为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9 年获得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 重点实验室,1993年正式投资建设,1996年 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从1997年起正式 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队列,对外开放运行。
2003年3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由科技部组织 的对工程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汽车实验室 吉林大学汽车实验室成立于1956年,隶 属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作为目前国内车 辆工程领域的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 的教学和实验基地,多年来,汽车实验室在
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九五期间,为适 应国际汽车工业安全、环保和节能等三大主
题的技术研究,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 设项目为契机,相继建设完成“四轮驱动底 盘测功机”、“电控动力传动系试验 台”和“排放分析测试系统”等多项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试验测试平台,标志着实验室 的试验能力和科研水平已步入崭新的阶段。 ·汽车风洞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隶属于吉林大 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汽 车风洞实验室筹建于1999年,2002年开工建
设,实验室大楼于2003年完工投入使用。该 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定位于进行专业 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的风洞实验室。 ·内燃机实验室 “九五”、“十五”期间 “211”工程 投入1820万元(其中包含国内外知名企业
(大柴/李斯特/simens/)投入的805万 元);“985”工程已投入176万元用于构建 内燃机实验室硬件平台。在“211”工
程、“985”工程的重点资助下新购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尾气分析平台、缸内燃 烧过程分析及光学平台、振动噪声分析平 台,CAX虚拟设计平台。 ·车身实验室 车身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现隶属于吉 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身工程系。实验室现 有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7600余万 元,实验技术人员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 人,工程师2人。实验室由车身结构实验 室、汽车造型实验室、汽车风洞实验室和
PACE中心实验室四个实验室组成,主要设备 有德国Atos非接触式光学测量仪、车身刚度 试验台、车身强度试验台、快速成型系统、 多媒体彩绘系统、3D数字化仪、小型机加
系统、动态/静态电阻应测量系统、振动测 量系统、车载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分析 系统、CATIA微机工作站、MORAO三座标测 量仪、HC三座标测量器等实验设备。承担 《车身实验学》、《车身CAD理论》、《汽 车空气动力学基础》、《专业认识实习》、 《车身有限元》、《车身CAM》、《车身覆
盖件模具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汽 车模型制作》、《雕塑设计》、《车身构
造》、《车身设计》、《汽车内饰》、《汽 车产品数据管理》等14门本科实验课的实验 教学课程。 ·热能实验室 热能工程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 热工实验室,始建于1955年),现隶属于汽
车工程学院。实验室现有房间面积630平方 米,仪器设备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实验技
术人员5名。 学术交流及校园生活 学院非常重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 作,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与许多国家和 地区的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 流与合作关系。我院常年选派专家、学者出 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或进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g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