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欢迎阅读!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
摘要:教育家曾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数学活动应从幼儿的学习及发展特点和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游戏化操作、情景化操作、数学绘本、区域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数学相关活动。让幼儿学习掌握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尝试从数学角度观察世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幼儿、数学活动、有效开展
幼儿的数学活动实际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是幼儿初步建立数概念、形成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期特别是3~6岁阶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儿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概念,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此时孩子的数学思维异常活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把握这个关键期,提供适合其学习特点的有效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园本学年重点研讨的问题。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能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周围事物;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锻炼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开展数学活动呢?接下来,我来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幼儿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为幼儿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纲要中指出: “寓教育于游戏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利用游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有趣味地学习数学。教师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让绘本融入数学活动中。
绘本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而数学绘本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都喜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生活中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完美蕴藏在美妙的绘本故事里,让幼儿在阅读中打开心智。那么,如何在绘本数学活动中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来走近数学、爱上数学呢?一是:我们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一起读绘本,将数学的教育目标渗透到绘本学习中,能更好与幼儿园数学教学相结合,让数学活动更有趣,数学知识更容易传递。二是: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数学教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三是:开展亲子绘本数学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绘本数学活动中来,家长不仅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能进一步紧密了家园之间的联系,了较好的沟通渠道,增进了亲子感情。
三、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进行数学活动。
教师能否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投放具有科学趣味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区域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那么在区域活动中,首先,教师要根据主题活动选择、投放、变更活动材料是让区域与主题同步,不至于让幼儿学做两张皮。其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活动内容、方式与水平,敏锐地捕捉问题并作出分析判断以与主题活动结合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与方法。最后,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在细心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启发、鼓励幼儿,以引导幼儿的行为,促使其向着主题活动预期的教育目标发展。
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进行数学活动。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将数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创设“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氛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日常生活是指幼儿一天中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幼儿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具有经常性和真
实性的特点,使幼儿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获得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就在于:使幼儿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萌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五、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网络一体化数学教育。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幼儿园教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利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社区环境促进对幼儿的数学发展。从而达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学有机的结合,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总之,幼儿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幼儿的情况,选择生动有趣的、幼儿感兴趣的、具有生活化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数学活动的学习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且更具趣味性,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
参考文献:
[1]试论基于移动学习的中班幼儿数学自主学习策略[J]. 许佳.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6)
[2]浅谈多媒体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 周小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