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读阅读趣

2022-08-10 03:03: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趣阅读阅读趣》,欢迎阅读!
阅读


孙丽芬

――如何让幼儿在绘本中读出“趣”

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精致优美引人入胜的画面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 文学品。这类书特别强调视觉效果,版面往往大而精美, 具有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 特点。它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别名,像:小人书、连环画、图画书等等,当我们还是 一个孩童的时候,它们都是我们童年时期的最爱。而如今,绘本以它更加精妙的语言文字 和明快引人的画面让现在的孩子们爱不释手。

如今,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正走进课堂。在绘本阅读的切身体验中 也引发了 我们对绘本阅读的教学的一系列思考,激发了我们对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学习的热情。

“趣”无论在幼儿学习的任何阶段都是需要首要考虑的。怎么样让幼儿在绘本中读出 “趣”来?恐怕都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一、 趣选材

1 有趣的选材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第一步。

美国教育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这样阐述阅读指导: “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儿童读 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戏剧化的方式即幽默夸张的方 式,这样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面对绘 本本身幽默有趣的元素,教师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元素, 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 故事,幽默的更易懂、生动的更直观,在绘本的基础上用动作、神态、多媒体等辅助语言 来“演”故事,这类以有趣的绘本情节出发,激发幼儿打开绘本一探究竟,幼儿的动机也 从单纯对了解绘本的好奇心升华成为对阅读的热情, 使“阅读绘本”过度到“悦读绘本”。

例如:绘本《小猪变形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哲学书,只是借了绘本的形 式,所以变得特别轻松幽默!选择这个绘本的老师一定是被绘本中可爱动物却极具人的 特点,各种夸张表现所吸引,比如:小猪给自己画斑马纹时,不但刷子是斑马纹的,连颜 料本身也是斑马纹的!更为夸张的是,它一路走还一路用尾巴吊着刷子。 这种幽默滑稽 小细节随处可见,使整个故事读来荒诞又充满童趣!在这样的的阅读中 老师本身就要采 用运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演绎小猪的所作所为时,孩子们便开怀大笑、 兴趣高涨,同时在 轻松愉快中感悟主题。

刚开始有的孩子可能不喜欢阅读,但他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教师可以因势利 导地把孩子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 恐龙可以说是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 子的最爱,说道恐龙孩子就会血脉喷张、如数家珍。书还没开始读呢?《你看上去好好吃》 封面上一头大大的霸王龙已经牢牢的吸引住了幼儿的眼球, “关于恐龙的故事”自然已 经吸引了大多数幼儿的眼球,有了 “趣”的素材、“趣”的话题,孩子自然跟着来。

2 “趣点”是贴近中国孩子的经验范围的。

在大量的绘本中很多都是国外作家的绘本, 其中不乏幽默夸张的元素,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很多元素并不符合中国孩子的经验范围, 教师在选择这类绘本时要有所筛选。 幼儿 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 事、物。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 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 也更愿意去读。如果反之绘本中语言过于平淡,情节没有起伏,结尾毫无意外,这样的故 事也很难引起幼儿兴趣,只有能够反映幼儿情趣、爱憎、充满想象力的“趣点“才最能打 幼儿。所以我们还是要选择贴近现在中国城市幼儿生活,易于大多数幼儿理解的阅读材 料,只有适宜的“趣点”才能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愉悦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

德国漫画大师埃--卜劳恩《父与子》系列漫画,其中幽默诙谐的画面,寥寥几笔, 却给读者


带来了许多快乐和思考的空间,但是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却要注意其中的“趣点” 是不是孩子所能够接受的。例如:《父与子》中父子骑马、溜冰、量身高等画面简单易懂, “趣点”符合孩子的经验,孩子在读完几幅连贯的画面以后真的会捧腹大笑, 但是有些内 容却并不符合中国城市孩子的生活经验,就很难引起共鸣了。

只有在选材时选择有趣的教材、合适的趣点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真正体验有趣、夸张、 幽默,从而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使之终生受益。

二、趣设计与趣执教

在有了既有趣又合适的绘本后,如何使绘本中的“趣点”让幼儿也能感同身受,这就 需要教师的执教艺术了。

1 提冋

一个智慧的教师善于把绘本中的内容与幼儿的心理上的求知欲、 好奇心、探究欲联系 起来,善于运用问题来营造一定的悬念, 激发幼儿思考和读下去的愿望。《一颗超级顽固 的大牙》中的小女孩塔碧莎为了让自己嘴里的松动的牙齿掉下了, 可以说是用尽了各种各 样的方法。最后牙齿掉了吗?又是怎么掉的呢?这类有趣的提问可以说吊足了孩子们的胃 口,让他们有迫不及待的愿望阅读书中的有关章节, 并为塔碧莎在故事中能想出这么多有 趣而富有创意办法而拍手叫好!让孩子觉得“原来换牙的过程这么好玩。” 我们可以试 想如果没有提问直接让幼儿阅读,幼儿在绘本中仅仅了解一件事情,但是有了教师的执教 情况就马上不一样了,先引出故事的开始,却不介绍故事的发展,通过教师抛出的问题让 孩子心理的疑问变大,然后再去阅读,幼儿的阅读过程就会变得更有目的,效果也会更好!

2 体验

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 它更像一种快乐体验。因 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 我们把过程通过游戏幼儿体验。 “嘟嘟熊”系列故事中《你好》的故事里: “嘟嘟熊与很多小伙伴打招呼,咦后来的小动 物怎么只露出了一部分的身体呢?”幼儿根据这一部分的身体特征来辨别嘟嘟熊到底遇到 了谁?和谁打招呼了?这个过程中幼儿关注图书, 积极思考,自己翻书,寻求答案。又如: 小班常见的翻翻书和布布书都是如此。

此外阅读活动过程中,为幼儿创造多种活动情境或条件,例如:提供表演的头饰、 ,提供绘画的纸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表演故事片段或者画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猪先生去野餐》中猪先生想方设法的装扮自己到最后弄巧成拙的情节, 教师哪怕再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件也不及幼儿亲自扮演来得直击笑点。 又如绘本《米歇尔,一只倒 霉的羊》中,米歇尔的种种状况看似倒霉却每次化险为夷的故事, 让大班的孩子哄堂大笑 主动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还主动用绘画的形式设想可能的情节,分享时也无不 充满了愉悦。

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而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 这样 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了阅读的趣味。

3 感悟

只有自己感悟得来的东西才是记忆最深刻的。 绘本简单明了的文字、诙谐有趣的图画、 明亮艳丽的色彩对于儿童心灵本身就是一种震撼。这种震撼连同各种精致的画面所流露出 的情感、所表达的寓意只有通过幼儿的眼睛、 幼儿的思考、幼儿的创造才能真正内化为幼 儿内心感受到的美,因此教师的阅读并不能完全代替幼儿自身的感受、感悟。

如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中,狐狸从一开始纠结于吃鸭肉还是鸭蛋到努力保护蛋不 受伤最后照顾鸭儿子的故事中,孩子从笑一一感动一一笑,笑中有泪,破涕为笑的过程, 诙谐有趣却敲击心灵。从孩子的经验出发,绘本本身的节奏和执教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一起 笑一起哭一起悟。

教师在指导孩子阅读的过程,其实更像是在分享一颗快乐种子的过程。然后趣的土壤、 情的雨露、爱的阳光,当种子种进心灵时候我们收获注定是满满的爱。 许许多多的爱铸成


孩子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爱阅读的孩子是幸福的、爱阅读的孩子是快乐的!来吧! 现在翻开绘本,让我们和孩子们共同享受绘本的精彩,让我们手牵手,阅读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YZ.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