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与想象》,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播与想象
作者:牛婧娥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摘 要: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离不开想象这一天然具备的特殊能力。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诸多奥秘,我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这些奥秘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去更好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传播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自然产生的活动,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然想象与传播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讨论这一问题就具有了必要性。本文从想象与符号化、传播与“想象的共同体”两个方面论述了传播与想象的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传播与想象;符号化;共同体想象
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或者能力,引导着人去追求实践。达?芬奇曾说,想象是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存在的另一种方式。在他看来,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假设一位画家想和愿意,他就能够创造他想创造的物。达?芬奇也充分肯定了想象的实践意义,他认为想象是事物存在于宇宙间的方式之一,万事万物都需要发挥想象去认识和了解。想象是艺术家、科学家们认识自然并进行发明创造的有力武器。不可否认,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离不开想象这一人类天然具备的特殊能力。我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传播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形成的活动,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针对想象与符号化、传播与“共同体想象”,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想象与符号化
符号作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其背后意义的解读显而易见是想象的功劳。就像莫里斯所说的那样:“对我们的目的来说,把符号看作任何事物,是我们用某种方法反应某种不同于它本身的东西,这就够了。”皮尔士也曾强调认识主体对符号意义解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符号不仅可以作为客体的象征指代物来看待,而且它可以是一种任何可以拿来有意义地代替另一种事物的东西。而这一将事物赋予另一意义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想象。
符号可以看做是传播实现的一个重要中介。人的认识,需要以符号为中介,因为投射在感官中的非符号化映像受到人的自然生物性的限制。然而人具有一种最普遍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人具有能够自由地、能动地赋予事物以价值和意义的创造力,这正是符号化的思维,也是想象力的结果。可见,符号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认知主体经过想象和抽象思维将客体转化为符号,并赋予符号意义的活动;二是人运用符号,以符号作为中介来认识世界甚至达到把控世界的结果的活动。由此可见,对想象与符号化活动的而理解应该是双向多维的。人是运用符号的主体,人的思维与想象就是对符号的挑选、编码、解码的过程,也就是符号化的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显而易见,符号化这一过程离不开传播。人正是因为有了传播,才能有效地认识和把控世界,比如,当有了“人”或者“地球人”的概念,我们才能想象到,一个生活在地球的另一面,我们素未谋面,也许这辈子都不会见到的人。当我们还未发现地球上存在着七大洲,上面生活着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的时候,我们的想象里只存在着“中国”这一个概念,因而我们也只能想象“中国人”,所以,当我们最开始见到外国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把他们纳入到了我们的符号体系当中,但是不是“人”的体系,而是我们想象出来的“鬼”这个体系,称他们为“洋鬼子”。因为他们不在我们的符号体系里,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想象也是妖魔化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世界各国开始沟通使者,进行交流与往来时,我们也有了世界的概念、地球人的概念,他们便不再是鬼,而是人。
交流、想象与符号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且循环往复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的存在,也才有了关于艺术、科学等的创造,才有了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美好想象和日渐加深的了解。就像Schramm说的,人既不完全像上帝,也不完全像野兽,他的传通行为,证明他的确是人。 二、传播与“共同体想像”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出了其对“民族”充满想像的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在书中,安德森通过梳理历史,呈现出了民族主义得以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散布的图景。在这些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想象”以不同的方式成就了不同的共同体。对于安德森而言,“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最初的起源是文化主义,也就是通过文字阅读来想象的,印刷媒介的出现,促进的信息的传播,从而引发了现代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进而生成了民族国家的认知与想象。
继传播的传递观后,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他认为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除了作为信息的传递外,传播还应与现实有更紧密的联系可以构建共同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传播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信息的共享与情感的共享,但同样包含维持秩序、稳定社会的功能,所以从传播的仪式观来看,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民族文化和信仰的共享,以及维持和散布我们的民族共同体想象,来维系我们的民族主义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与此同时,安德森的论述也印证着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述,因为媒介就再现甚至构建着真实的世界。然而,当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时,这种虚拟的真实,通过提供廉价且样式多样灵活文本,改变着人们沟通交流的基本形态。印刷文本可以将固定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传递给亿万民众,网络则让亿万万民众去和他们各自所属的群体去沟通、交流和体验,这是一种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互动与交流。互联网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且还提供了在结构上改变社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和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共同体想象”方式的变化,可能导致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三、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想象力,是社会科学研究必备的一种品质,传播学从诞生到发展,始终贯穿着“想象力”的精神和价值取向。米尔斯在其学术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能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使他们能够看清事物。在米尔斯看来,这种“想象力”,也是一种视角转换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播与想象的关系,而且能让我们回归的问题的根本去寻找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关注了太远、太抽象、太宏观的东西,反而不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实践,不关心日常的生命关切。通过传播,促进人类共有共享,通过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构建起美好的共同生活,才是传播学研究的美好诉求。 参考文献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出版集团,1965.
[2] [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 董天策,刘晓伟.传播与“共同体想象”——托克维尔的传播思想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3(9).
[4] 卢珊珊.符号、符号化与符号异化释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8(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U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