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中部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关于初中部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XX年5月22日,即当周周四下午3:00—5:30,王新刚、陈鹏、杨仕玉、朱赛兰、唐伟影一行五人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文化与中小学古诗词语文教育研究”课题组走访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这次走访调查主要对象是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及负责初一初二年级语文教学教师。针对学生调查主要是发放此前设置好调查问卷;针对教师调查内容主要是访谈。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这次走访调研做一个总结,即“古诗词吟诵教学”和“附中初中部古诗词教学综合面貌”。
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吟诵方面基本现状及其相关(东北师大附中): (此部分由陈鹏、杨仕玉完成)
通过对学生所填问卷初步统计和对教师访谈,我们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阶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初中阶段,因为初三基本上所有时间用到了准备中考上,教学方面时间留不是很多)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以下手段进行古诗词吟诵教学:
首先是教师自己根据诗意和诗歌节奏给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其次是,教师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名师朗读录音和一些结合古诗词意境所设置视频、flash、幻灯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凭借这两种手段进行古诗词吟诵教学。这样现状表明,即就是像师大附中这样软硬件设施都属于一流名校,他们目前针对古诗词吟诵教学仅仅只是涉及到了“诵”这一个方面,即我们所说“朗诵”,换句话说,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朗读而已。在师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要“朗读过关”,显然,这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重视。 我们知道,“古诗词吟诵”决不仅仅是诵读诗词,他还是一种内涵丰富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之一。“吟诵”其实是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诵读、朗诵”;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态)”,即就是像古音乐那样把古诗词演唱出来。针对这个理论方面问题,我们从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语文组备课组长a老师说:如果现在要对古诗词进行那种严格意义上“吟诵”教学话,是个好事,很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也会对此极感兴趣,但这个做法就目前来说只能局限在“兴趣范围之内”,而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大范围推广可能。究其原因,老师讲到:一方面是因为原汁原味古诗词吟诵文化已经基本失传,现在仅见几家吟诵方法和理论体系只是冰山之一角,况且各持一套,没有规范性,这样就基本上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古诗词吟唱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那种所谓话语环境了(一个很好原因,根本性)。所以,这个东西无法存在于正常“齐步走”课堂教学中(此可思索处),如果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型辅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欢迎,只要你东西做得好,
1
有人感兴趣,毕竟这个东西是个新鲜“玩意儿(意味深长)”。
可见(仔细琢磨),尽管很有一定困难,我们还是不能对“古诗词”吟诵研究抱以灰心态度。事实上,作为一种兴趣性研究,这个是大有前途。如果做一个设想话那就是:把可吟诵古诗词配乐配谱吟唱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材料,带进学生课堂,作为正常教学一种辅助手段和一项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辅助资源和材料,这应该是很现实。好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
考虑到目前课题组工作现状,我们应该鼓足勇气,放手一搏,吟诵团要继续做强做大,争取让人们承认它价值,最终将古诗词吟诵带进课堂,为目下语文教育添枝加叶。 二、“与师大附中语文组教师访谈”文字记录(以窥古诗词教学现状为目): (以“课题组”和“附中教师”为说话人) 课题组:目前学校用古诗词教学文本是?
教 师:现在主要用是在孙立权老师《中学生古典诗词500首》框架下修订“古典诗词三百首”,另成一册,取名曰《高山流水》,这是附中 “校本教材”,是根据原来五百首结合教学中具体情况编定,有专门一个古诗词三百首编写小组,这个作为学生古诗词教学辅助文本,类似于“在教师督促指导下学生自学”,而原则上讲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为主。
课题组:这样做效果如何?
教 师:一般孩子都能完成300篇背诵,在毕业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较好学生能够记背更多。这个校本教材所有学生都是人手一本。
课题组:我们现在有个关于“古诗教”课题,就是先秦孔子那个“诗教”……
教 师:(对另一个老师讲)他们说是“古诗教”,不是诗歌教育(用疑惑口吻,满脸疑惑:是不是弄错了,会错意了)……
课题组:(解释)不是不是,“古诗教”只是一个“源头理论”,现在我们谈仍然是“古诗词教学或者说教育”。
教 师:哦!我们学生(含高中)是在背完了500首前提下走进高考考场。初中阶段所背诵一般是比较实用三百首,在今天仍有一定实用价值,内容不长,也不难理解……(言外之意他们学生语文文化修养肯定高于一般学校学生,而且这样做对学生来说很实用)。 课题组:那么学生这样学完了之后实际效用会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O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