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微观世界中,波和粒子是统一的》,欢迎阅读!
在微观世界中,波和粒子是统一的
物理学家做了下述实验,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屏处放上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出现一些无规则分布的点,那些点是光子打在底片上形成的,表现出光的粒子性,这些点的分布是无规则的,可见,光子的运动跟我们研究宏观现象时假设的质点的运动不同,没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出现了规则的干涉条纹,就像用强光经短时间曝光后产生的一样。可见,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干涉条纹中那些光波强度大的地方,也就是光子到达机会多的地方,或者说光子到达的几率大的地方;光波强度小的地方,是光子到达的机会少的地方,或者说光子到达的几率小的地方。所以,可以把光的波动性看做是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光的波动性看做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的一种概率波。
一般来说,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如:无线电波的频率较低,波长较长,这种电磁波的“光子”的能量很低,以频率为 MH的无线电波来说,它的“光子”的能量只有410—9eV。能量这样低,只有非常大量的“光子”才能使接收装置发生反应。所以,这部分电磁波的波动性很容易观察到,但是要观察这部分电磁波的粒子性,觉察个别“光子”的作用,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见光的频率范围大致是41014~81014H,这种光子的能量大约是几个电子伏,人造的仪器设备既可以比较容易地探测到少数这种光子,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探测到少数这种光子。因此这种电磁波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比较容易地观察到。
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大波长越来越短,波动性就越来越不显著,而粒子性却越来越明显了。伦琴射线的光子的能量大约是几千电子伏,γ射线的光子的能量在几兆电子伏以上,个别γ射线光子很容易探测出来,而要看到它们的干涉、衍射现象却很困难了。
总之,要理解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我们必须综合运用波动的观点和粒子的观点。而且要注意到,这里的波动并不等同于宏观世界里的机械波,这里的粒子也不等同于宏观世界里的质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GhK.html